文档介绍:2 建筑防火
建筑分类
建筑耐火等级和材料
建筑总平面防火
建筑防火分区
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将建筑物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四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常统称为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和集体宿舍两类。住宅习惯上不很严格地分为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和别墅。集体宿舍主要有单身职工宿舍和学生宿舍。
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
工业建筑是指工业厂房、仓库等。
农业建筑是指种子库、拖拉机站、饲养牲畜用房等。
建筑分类
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的,计算自然层数。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住宅按层数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其中,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但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的,不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一般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其他结构。具体如以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来划分,可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砌体结构(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其他材料的砌块结构)、木结构、塑料结构、薄膜充气结构。如以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墙体结构、框架结构、深梁结构、简体结构、拱结构、网架结构、空间薄壁结构、悬索结构、舱体结构。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划分耐火等级的目的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既有利于消防安全,又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梁、柱、楼板、屋顶承重结构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决定的。普通建筑分为一二三四级,高层建筑分为一二两级。
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
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和不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建筑耐火等级
确定耐火等级的目的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安全储备,这样既有利于安全,又节省投资。
应考虑因素(1)建筑物的重要性;
(2)火灾危险性;
(3)建筑物的高度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耐火等级划分
建筑总平面防火是防止火灾对相邻建、构筑物造成危害,使消防车辆及相关救助设施在火灾中能顺利地完成好救助工作的外部条件。它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爆炸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建筑总平面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