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15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应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数分析技术,讨论了上海市临港新城2003、2005年间景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一种评价局部地区生态补偿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临港新城在2003、2005年间景观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换,局部地区的规划对改善生态景观指数有明显效果。这种生态补偿对海滨城市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景观变化临港新城景观指标地理信息系统 FRAGSTATS
:X32 :A :1007-3973(2012)007-137-02
1 引言
城镇区域上的景观及其结构随时间的不断变化,主要原因来自人类有意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及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生态补偿在城乡开发、城市规划等许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叶文虎等,1998)。目前,对于城市景观评价及生态补偿研究的方法中,叶文虎等(1998)提出了绿当量的概念,主要探讨城市中二氧化碳、尘埃和二氧化硫的生态补偿;沈满洪等(2004)对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性质、原则、主要类型及建立的对策做了详细的讨论;孟召宜等(2008)对我国主题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理论做了详解。但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局限在理论上,不能有效直观的反应出具体城市规划中的某个特殊局部的生态补偿作用,并不能在实际规划中给予决策部门合理建议,并且对国内开发迅速的沿海地区的生态景观分析及生态补偿研究鲜有开展。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以上海临港新城的开发过程为例,临港新城在开发过程中的景观格局变化及标志性规划开发区域的生态补偿作用,对国内其他沿海开发区域的生态景观分析及生态补偿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自然概况
临港新城市上海为开拓空间在海滨重新建设的城市。临港新城是洋山深水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重点建设的三个新城之一,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优良的发展条件(骆棕等,2009)。在2003-2005年,临港形成开始了大规模海岸带开发临港新城主城区规划用地74平方公里,其中54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在这3年时间内围垦成陆,围垦过程中,需要使得原有的滩涂消失殆尽。临港新城在主城区,还挖掘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其水域面积和杭州西湖相当。这一时期的开发建设工作,使临港新城在景观格局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研究方法
景观生态学分析是本文的技术核心,也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关键部分。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其中,景观结构是指具体生态系统活存在“元素”的空间关系——主要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型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对景观结构的定量化是进一步研究景观功能和变化的前提。而景观格局分析是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景观类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因而有必要先进行景观分类。本文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类型划分景观类型,基本与目前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相一致。本研究数据源为Landsat-7卫星遥感图片。2003-2005年,上海市临港新城海岸带开发活动加剧,人类活动对整个新城及沿海地区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像,大部分围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