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船山的人生哲学简论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人之为人应该解答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人生观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分别对之作出了系统的解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哲学体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和近代启蒙思潮的先驱、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船山,在其庞博丰富的思想体系中,同样对人生哲学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一
在王船山看来,解决人之所以生,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明确了人生的意义,活着才有目标,一生的言论行动才有依据。他在《张子正蒙注·序论》中说:“人之生也,君子而极乎圣,小人而极乎禽兽,然而吉凶穷达之数,于此于彼,未有定焉。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则为善为恶,皆非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下焉者何弗荡弃彝伦以遂其茍且私利之欲!其稍有耻之心而厌焉者,则见为寄生两间,去来无准,恶为赘疣,善亦弁髦,生无所从,而名义皆属沤瀑,两灭无余,以求异逐而不返之顽鄙。乃其究也不可以终日,则又必佚出猖狂,为无缚无碍之邪说,终归于无忌惮。自非究吾之所始与其所终,神之所化,鬼之所归,效天地之正而不容不惧以终始,恶能释其惑而使信于学!”①生于世上之人有两种,君子小人,君子最终成为圣贤,小人则为禽兽。但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生的荣华富贵、穷困潦倒或生死寿夭都是不确定的。然而作为一个人要知道为什么生,为什么死,这样其在世为善为恶就会有自己的标准。船山指责那些见利忘义背弃纲常的无耻之徒,也批评那些摇摆于两边无所适从的骑墙派,认为他们是受佛老等异端邪说欺骗从而无所忌惮,佛老等邪说灭鬼灭神无善无恶并不能使人信服,因而不能指导人生,所以,必须阐释出一个有新意并能让人们遵行的人生哲学体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特别推崇这段话,他解释为:
“要解决人生问题须先讲明人之所以生,若把这问题囫囵躲过不讲,那么人类生活之向上便无根据,无从鞭策起来,否则为不正当的讲法所误,致人生越发陷于不安定。船山所以不废哲理谈者,盖意在此。”②
而要解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人与禽兽有何区别。从人的起源这个角度上看,船山认为,人与禽兽没有根本的区别,他从历史进化的角度论述了人的起源,“故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轩辕以前,其犹夷狄乎!太昊之前,其犹禽兽乎!……所谓饥则呴呴,饱则弃馀者,亦植立之兽而已矣。”③人不过是由“植立之兽”进化而来的,人与禽兽都是自然界气化流行的产物,“人物之生,皆氤氲一气之伸聚”④。但是,人并不能因此就自甘于与禽兽为伍,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因为人与禽兽有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而人则有“己明”,既“有天道而抑有人道”。他说:“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知觉之有渐,寂然不动,待感而通也。若禽之初出于,兽之初坠于胎,其啄之能,趋避之智,啁啾求母,呴虞相吸,及其长而无以过。使有人焉,生而能言,则亦智侔雏麑,而为不祥之尤矣。是何也?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去天近,而其明较现。人则有天道而抑有人道,去天道远,而人道始持权也。”⑤禽兽自出生之初,就具有自然所赋予它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知觉能力,即“天明”,但终其一生它们不能超出这些天赋能力的限制。而人出生时几乎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但人随着身体的发育和不断感应外物,知觉能力也随之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人形成了自我意识,即“己明
”,所以,人身上既蕴含着自然属性“天道”,也蕴含着社会属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