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oc

格式:doc   大小:1,518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oc

上传人:brnpnu31 2018/8/15 文件大小:1.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
目录
一、H9000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新发展 王德宽***袁宏2
二、使用PLC以太网实现对隔河岩电厂LCU改造 ***王德宽刘晓鹏8
三、水质遥测系统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孙增义、王义忠13
四、高度集成化的水电厂状态监测系统 杨惠生19
五、大张庄泵站监控系统信息化改造及应用 ***23
六、PLC直接上网结构智能设备接入方式探讨 ***28
七、水电厂信息安全策略探讨 ***35
八、提高计算机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冗余方式设计 李建辉1 史邦文2 39
九、Genius网络在白水河梯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杨春霞44
十、在水轮机调速器开发中应重视标准液压件的应用 张治宇张建明47
一、H9000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新发展
王德宽***袁宏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北京 100038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H9000系统开发、推广及其在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及创“一流水电厂”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三峡电站自动化工程的合作开发情况,最后介绍了H9000系统最新研发成果。
[关键字]H9000、、水电厂、监控系统、新发展
引言
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技术科研及应用方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研制开发的H9000系统系列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已被应用于东北白山梯级等近百个大中小型水利水电自动化工程,出口埃塞俄比亚Tis Abay二级电站的系统已于2001年初投入了商业化运行,完成了隔河岩电站引进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工程,实现了湖南镇100MW机组扩建电站的“关门运行”,联合中标三峡梯级调度中心及左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为白山、龙羊峡、紧水滩、乌溪江、东风以及东江等6个水电厂通过国电公司“一流水电厂”验收创造了必要条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十分有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H9000分布开放系统开发、推广应用及重要工程业绩,在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及创“一流水电厂”方面所做的工作,简要介绍水科院自动化所参加三峡梯级控制中心自动化系统及左岸电站监控系统两大系统的合作开发进展情况,最后介绍H9000系统的技术开发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技术时代。水科院自动化所顺应时代技术的发展潮流,于90年代初推出了全新的H9000系列分布开放系统。
H9000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于1994年6月完成,为期约12个月。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多次参与了国外公司(如CAE、ABB、Siemens、ELIN等)的技术交流,完成了与美国兰吉尔公司合作开发的五强溪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选择地吸收了这些公司系统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思路,使H9000系统的总体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我们的经验,在H9000系统的设计中,为了确保系统在先进性、开放性、移植性,认真考虑并较好地解决了下列问题:
积极采用符合国际开放的标准,使系统与国际技术发展同步;
有选择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及思想,不能生搬硬抄;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局限于某硬件或软件平台;
提供完善的标准化系统软件,提供强有力的组态开发手段;
采用标准化及开放的硬件及软件产品,防止采用非标产品;
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集中精力开发系统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
系统要有独立自主的版权;
继承传统,考虑国情。
该系统在硬件选型,系统平台选型等方面,参照了当时国际最新计算机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实时工业控制产品及未来发展趋势,采用了系统开放技术,如64位Alpha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以太网通讯,X/Window人机联系界面等,控制器广泛采用了电力行业非常熟悉的各类可编程控制器。
H9000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开发,融会总结了我们在此领域近20年的经验,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和用户的需要,基本上可以覆盖国内水电厂的功能需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开发了一批实用的开发工具软件,如IPM交互图形开发系统、DBgen数据库开发系统、PDC综合计算工具软件、ControlLock控制闭锁工具软件、API接口等,提高了系统开发集成效率和质量,也为用户提供了系统二次开发手段。
,并完成了包括湖南凤滩,浙江湖南镇扩机及四川宝珠寺在内的首批系统出厂、投运和消缺。其中湖南镇扩机工程计算机监控系统经一年的试运行稳定后,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电站的关门运行,引起国电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6年底完成向Window NT平台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