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帮扶制度及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帮扶制度及措施.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8/8/15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帮扶制度及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麓镇中心小学特殊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特殊学生(单亲或离异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特困家庭学生、学困生、外地生等)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德育工作规范发展,学校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本学期着重落实特殊学生帮扶制度。
一、“一对一”帮扶教育制度
开学初,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各班班主任的协助下,对各班特殊学生作了摸底登记,并进行了分类,建立了各类学生档案,由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教师分工负责,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教育制度。其中特困家庭学生由校长接对;学困生由任课教师接对;单亲或离异家庭学生由班主任牵线,与班干部或少先队干部接对;留守学生由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接队。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
1、特困家庭学生由校长负责联系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接受他们的捐赠,以解决这些学生的部分学习、生活费用问题。
2、学困生由各任课教师接对,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因材施教,为其补缺补差,并做下辅导记录,勤勤反思,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力求取得最大成效。
3、单亲或离异家庭学生缺少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班级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如会餐、联欢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怀,感受到老师与同学的情意。
4、本校学生多来自镇周遍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因此,学校留守儿童数量也较多,为此,学校对这些学生格外重视,采取以下措施:
,结对帮教。为留守少年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学校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结成大手拉小手“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
。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
c. 抓基础课辅导,使留守儿童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对学困生尤其是留守学困生实行“一带一”包教帮扶,给予特殊关爱。
d. 抓心理疏导教育,延伸关爱帮扶工作。学校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建立“知心屋”(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疏导和情感教育。
e. 以人为本,加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采取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利用班队课,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把预防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防雷击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让他们牢固树立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
、报刊杂志,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及针对“留守儿童”的竞赛活动,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教师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抓好教师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特别是强化心理学专业知识辅导,增强教师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黄麓镇中心小学德育评价激励机制
为使德育工作科学、稳健、持续发展,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类先进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把德育与教师的行政奖惩,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今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着重开展德育先进集体、优秀班集体、优秀中队、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学习之星、“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集体,个人评选活动。现将学校各级部门讨论制定的各种优秀标准及奖励办法公布如下。
评定标准
(一)优秀班主任评比条件
服从学校工作分配。积极承担学校交给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值日工作及第二课堂活动,完成任务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兴趣班的训练和活动,并协助做好思想工作。
,按课程计划上班会课、队活动课,活动内容充实,有记录。
,抓好生活纪律常规管理,自觉开展争当文明班活动。积极开展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和心理素质。
,培养坚强的班集体,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教室班容符合学校要求,能经常保持课堂的整齐清洁。
,班内放置器材、课桌、椅没有人为的破坏现象。

,不变相体罚学生。
,任课老师评价较好。
(二)优秀教师评选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