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时间:4次课,8学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
第1章概论
教学目标: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
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1、性质: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2、研究对象: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原理以及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
3、主要内容与学习要求
(1)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具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的初步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定位理论、工艺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
(3)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
(4)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
(5)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成绩评定
1. 期末考试成绩(闭卷)(70%)
2. 综合训练环节、讨论课成绩和附加成绩(10%)
3. 作业成绩(10%)
4. 实验成绩(10%)
实验安排
第六周: 1、刀具角度;
2、机床传动系统
地点: J8楼 112室 57592
乔志刚老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