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企业内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内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16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内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内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F270 文献标识:A :1009-4202(2012)12-000-01
摘要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决策发展有着监督、评价与咨询作用,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完善与规范化的内部审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探究,提出了一些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的建议,希望对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内审工作的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内审问题研究策略分析
内审部门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地位重要。从近年来内审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将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转为以效益性为主的管理审计,管理审计不仅囊括了传统的监督、评价职能,还包括了咨询服务,企业的审计部门将转向“服务导向型”。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审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事业单位改企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改企后,不仅经营权与所有权明确,同时像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普通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如此情况下,原事业单位的很多模式与管理就与改企后的企业格格不入,阻碍企业发展。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事业单位改企后实现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一、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审机构作为我国企业中的一个内部部门,二者之间存在的是依附关系,这对于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运作影响甚大。内审工作对企业的依赖性,导致内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偏重于为本单位利益服务,执法执纪程度直接受制于本单位的领导层,造成了内审工作的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形同虚设,如此运作的内审部门,想要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更是无从谈起。企业发展在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变化时,也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改革,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则恰恰相反,不仅未能积极进行改革,甚至于是忽略了审计部门的职能,直接将其与财务合并,这种体制上的缺失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实在是有益无害。
(二)内部审计的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一直比较落后,许多规定只是笼统的原则性规定,对于实际工作的操作指导意义不大,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不明晰的前提下,企业的内审工作只能简单依靠经验、行政命令,不仅无法有效控制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形成监督与评价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而审计部门相关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时也无法可依,致使审计问题层出不穷,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完善的规范的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必不可少。
(三)企业对内审工作缺乏正确认识,重视度低
企业领导层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内审部门的工作质量。就目前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完全没有认识到内审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轻忽内审部门,在内审部门的配备上也显得乏善可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中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的内审人员直接就是财务部门人员兼任,不仅不熟悉神经的具体业务,在工作质量上也大打折扣,导致无法根据局部审计来监督、评价企业整体发展,更无法对企业提出有效的管理意见,
二、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