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意韵与形式兼修
摘要本文以水墨重彩为切入点,从绘画素材、表现技法以及绘画意韵三个方面去探究武星宽教授的现代绘画形式,分析其绘画的文脉根源、精髓以及创新,透析了武教授绘画作品之美,以及对我们今后创作的引导意义。
关键词水墨重彩绘画形式文脉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它的美,而我们鉴赏的目的,就是要在每一件艺术作品中发现、分析和理解这种美。
1从绘画素材分析其文脉根源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广阔无垠的美的空间,大自然以其美景秀色,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精神享受。武星宽教授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草原更是比我们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爱恋。他的画作主要表现对草原生活的感悟,展现出辽阔草原的浑茫境界和内在的力度以及感染力。他所画的草原有着现代主义的意味,强调和突出现代水墨的形式构成和色彩张力。武教授身在武汉,心系草原,挥毫间随处可见他心中故乡的影子。在他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沙风狂雪中的喇叭禅寺,天似穹庐的大漠落日,苍茫雄浑的阴山积雪,排山倒海的嫣红醉春,体现了静谧的草原之美,是原始的质朴自然和现代的狂野奔放的完美融合。生命的气息和艺术本体所构成的艺术气韵浑然一体,精神的文化根源性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
2从表现技法分析其绘画创新
武星宽教授幼年经历给了他精神生命的能量和艺术生命的源泉。在他多年高校执教和艺术生涯中,武教授精心研究了现代设计艺术实践中的许多成功案例,广泛吸纳众家之所长,揣度唐卡工迹,研究本土与国外经典,吸收南北文化差异,并将现代设计理念灵活运用到了他的画作之中。武教授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在传统水墨艺术的边缘地带获得了创新的机遇,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墨重彩艺术风格:蒙古艺术与汉族艺术的交融,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的交融,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交融,设计构成与山水意境的交融。武教授的绘画以传统水墨为起点借鉴国画的养分,在绘画过程中施以浓墨重彩,并适当采用现代抽象绘画形式,吸收了极富活力的现代设计语言元素,把康定斯基色彩立体平面的构成语言融汇到中国画的创造中来。武星宽教授游于边缘求新变,找到了将西方抽象艺术引入中国水墨艺术的有效途径,强调整体的氛围与意境,用抽象统率全局,适当保留物象,而不是纯粹抽象,但在意象构成上又不同于传统水墨。恰如老子所说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从形式上看,西方抽象绘画的元素在武教授的作品中无处不在;从效果上看,中国水墨艺术的意蕴又在其作品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抽象导致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称赞的“曲包余味”审美效果的产生,也因此产生了西方美学所说的具有多元意义发展可能的“召唤结构”。
3从绘画意韵分析其绘画精髓
绘画原本存在于生活之中,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山水画的艺术美,有一定的审美特征,但其风格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可谓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中国水墨艺术不仅看重线条表现力的作用,更着重表现整体的效果――意境与气氛。画风壮丽、色彩明朗、笔墨豪迈、意蕴生动、画语参透人生,彰显其道德追求。武教授的绘画,随意大胆的构图与单纯的画面,收放自如的笔意,追求“写”与“意”的表现方式,或激情奔放、或平静舒缓细腻刻画的笔触可以感受到其在绘画过程中经营到极致的微妙与狂野,不羁的潇洒挥毫,从理性的呈现到感性的张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