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补碱公式:
(1)在无条件测得血气或结果未出来,可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乳酸钠3ml/公斤可提高血浆HCO3-1mmol/L
(2)有血气测定结果时可按公式计算:
=(22-测得HCO3-mmol/L)××体重,或碱剂需要量mmol=剩余碱负值××体重
5%碳酸氢钠1ml=
需5%碳酸氢钠ml数=剩余碱负值××体重÷=剩余碱负值××体重
或5%碳酸氢钠ml数=(22-测得HCO3-mmol/L)××体重÷=(22-测得HCO3-mmol/L)×体重
酸碱平衡
HCO3-
PaCO2
PH
代偿预测
呼酸
>24不超过45
>45mmHg
<
HCO3-=24+0。4×(实际PaCO2-40)±3
呼碱
<24不小于12
<35 mmHg
>
HCO3-=24+0。2-×(实际PaCO2-40)±2。5
代酸
<22
<40,不低于10
<
PaCO2=×HCO3-+8±2
代碱
>27
>40,不超过55
>
PaCO2=40+0。7×(实际HCO3--24)±5
呼酸并代酸
↓
↑
↓↓
呼碱并代碱
↑
↓
↑↑
呼酸并代碱
↑
↑
不定
呼碱并代酸
↓
↓
不定
代酸并代碱
不定
不定
BE:正常值±3。0,其不呼吸影响,是代谢酸碱失衡的指标。
(一)缺水
1、等渗性缺水(急性脱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血液浓缩,尿比重升高,血钠,血氯氯正常。
(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
(2)表现: 轻度(2-4%):口渴,少尿
中度(5%):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
重度(6-7%):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
(3)治疗:补液量=Hct上升值/正常值×体重× Hct正常值:男:,女:
2、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尿比重升高,血钠>150mmol/L
(1)病因: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
(2)表现: 轻度(2-4%):口渴
中度(4-6%):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 )治疗:补液量=(实际血钠-标准血钠)*体重*4
(继发性缺水/慢性缺水)尿钠,氯降低,红细胞数升高,红细胞压积升高,尿比重<
(1)病因: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大创面慢性渗液;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
(2)表现:轻度(钠<135,: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
中度(钠<130,-: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