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葡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doc

格式:doc   大小:2,30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葡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8/8/17 文件大小:2.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葡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葡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葡萄业是一项投入大、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最近20年来,葡萄产业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是新时期广大农村的投资热点。
1、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的要求较高,光照时数长短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时,新梢生长细弱,叶片薄,叶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产量低,品质差,冬芽分化不良。所以建园时,要求选择光照好的地方,并注意改善架面的风、光条件,同时,正确设计行向、行株距和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
水分
在早春萌芽、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均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一般隔7-10天灌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为宜。在浆果成熟期前后土壤含水量达60%左右较好。但雨量过多要注意及时排水,以免湿度过大影响浆果质量,还易发生病害。如雨水过少,要每隔10天左右灌1次水,否则久旱逢雨易出现裂果,造成经济损失。
土壤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沼泽地和重盐碱地不适宜生长外,其余各类型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为适宜。
温度
最适于新梢生长和花芽分经的温度是25-38℃。气温低于14℃时不利于开花授粉。浆果成熟期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气温低于16℃或超过38℃时对浆果发育和成熟不利,品质降低。根系开始活动的温度是7-10
℃,在25-30℃时生长最快。
2、葡萄的施肥技术
葡萄需肥规律
葡萄氮磷钾三要素的施肥比例为1::
每生产100千克浆果,-,-,-。
施肥方法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3000-5000千克,如果选用市场上销售的烘干鸡粪则用量为700-1000千克,也可伴随加入30千克复合肥。施肥时要注意有机肥一定要是腐熟的。
可参考使用阿维•万寿菊有机肥,对于线虫和地下害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追肥:在生长期进行,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催芽肥在早春芽开始萌动前施入。主要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追肥完成后要立即灌水,以促进萌芽整齐。可施尿素或腐熟的人粪尿,-,人粪尿液肥冲施8-10千克/株。
花前肥开花前7-10天施肥,宜选择氮磷钾复合肥,-。
膨果肥此期施肥要做到速效氮肥和复合肥相结合,-,-。
增色增糖肥指果实转色前或转色初期所施的肥,以磷、钾肥为主。-。
3、葡萄栽植技术
⑴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欧亚种。欧亚种葡萄品种品质极佳,穗形美观,色泽鲜艳,肉质较硬,酸甜适中,且易于管理,高产稳产。
⑵苗木准备与栽培
苗木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而且对结果时期、产量高低、适应能力、抗逆性和生产寿命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栽培的苗木必须是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合格苗木。
苗木栽培前的消毒处理。国内苗木多处已发现线虫、根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