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经济学).pdf

格式:pdf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经济学).pdf

上传人:rongyue482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经济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姓名:赵建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统计学
指导教师:王建华
2006-05-15
摘要
��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其所著的《富裕社会》一书中首次提
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自此,西方展开了对生活质量的研究。西方国家对
生活质量的定量分析工作始于�世纪�年代,并形成了几套公认的指标体系。
�世纪�年代,我国开始了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年代末�年代初,在关
于小康指标的研究中,社会学者在某些地区作了生活质量实证研究。��年,
国家统计局制定出了全国小康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这个指标体系共分为�个方
面�项指标,囊括了收入水平、生活环境、消费结构以及健康和文化方面的指
标。�
本文分为四章,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生活质量研究方面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解决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
题。生活质量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对目前国内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这个指标体系应尽量包含有关重要指标。�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我国��年至��年历年居民生活质量和��年各
省、市、自治区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历年生活质量发现:( �)生活
质量的四个构成方面,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各有比较
显著的影响指标;( �)这四个方面在生活质量中所占的权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分析��年分地区生活质量发现,除环境指数之外:( �)东中西部地区其余四个
指数的平均水平依次降低;( �)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在四个指数上均存在差异,
1
也就是各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而东部地区差异最大,中西部地区差异不太明显。�
第四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政
策建议。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只有
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建议有:首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其次,充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协调社会各因素;然后,保护环境,控
制污染;最后,平衡地区发展及地区内部发展。�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数��主成分方法��变权数��非参数分析















2
Abstract
In 1958, the American economist J·K·Calbraith put forth the concep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work The Affluent Society, and
since then research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have been made all over the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1970s on,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have been launch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s a result a few
systems of indicators have been set up. Studies in this area began in China
in the 1980s, Chinese scholars in sociology di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realm of well-off indicators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In 1995,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worked out
a national quantitative standard of a Well-off Quality of Life, and this
system of indicators wa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cluding 16 indicators
covering e, living environm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health and
culture.
In the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