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试论宫崎骏动漫背后的日本文化元素
摘要:从1984年的《风之谷》到2013年的《起风了》,宫崎骏历经了将近20年的创作生涯。他的动漫作品从不刻意贩卖日本的文化符号,却让世界读懂了东方美学的柔和、含蓄、幽默与灵性。本文试从宫崎动漫背后的日本文化元素着手,透析日本民族的两面性与漫长的性格起源历程,探寻大和民族艰辛的成长史,透过纯真的动漫影像解构日本当代民族品性的众生相。
关键词: 宫崎骏;动漫;民族性格;女性觉醒;神灵意识
对于任何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的影响,必然会在其作品中留下悠远的人生阅历和民族品性的折射。宫崎骏正是借鉴了大量的日本神话元素与民俗传说,形成了如今纯净明丽的宫崎动漫韵味。在某种程度上,宫崎动漫折射了当代日本的浮世绘。
一、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崇拜意识
日本,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男权中心”的主宰国家。日本人一方面在男权至上的体系里压制女性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寄托于文学艺术表达对于女性的敬畏与膜拜,这也充分反映了日本民族基因中的两面性。深受日本文化熏陶和影响的宫崎骏自然对女性多了一份偏爱,再加上童年时期母爱的严重缺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少女情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少女本身所独有的优雅明净的特质。《龙猫》中的4岁的小米正是透过了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发现了可爱的精灵龙猫们。同样的,在12岁的魔女琪琪身上,也鲜明地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渴望获得认可的大多数年轻的女性。宫崎骏自己也坦言:
“带着父母的期望与爱,以及经纪上的支持,满怀憧憬地来到大都市的少女们都映射在了琪琪身上。琪琪的心理上的恐惧与不适也反映了日本当下的社会状况。”
日本韵味独特的东方终极美学追求。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美学深深浸润于日本民族的性格之中,就是物哀文化。而宫崎骏正是深受日本古典美学思潮的影响,才将自己的绘画风格推向了与日本传统文化一致的终极美学追求上。
宫崎骏也自觉接受了“物哀”文学的熏陶,掌握了日本美学的精髓,才不遗余力地创造了那么多年轻可爱的女性的形象。“这些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如同樱花一般美好,值得人们感怀与喜爱。而少女梦想与童年时光又总如樱花般逝去。以少女为主角,就是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重温童年情感,体会到久违的哀婉与淡淡的忧伤。”
二、大和民族性格与信仰的形成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火山喷发、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从古至今一直陪伴着日本。这样险恶的情境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一方面,他们选择习惯于承受、隐忍,另一方面,把对自然的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衍化成崇拜。
在宫崎动漫众多的神灵形象中,有一种种叫小精灵型黑小鬼、小树精、煤炭精,它们象征着自然对人类一些微妙的影响,也代表着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内心深处潜藏的些许的感官恐惧与情感封锁。第二种叫被救赎型如无脸男、稻草人,这一类神灵一般都是前世遭遇到了诅咒或是情感上的彻底性遗失。这些形而上的欲念折射出了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人类自身情感世界的空虚与苍白,内心深处唯剩欲念在把控灵魂
,彰显丑陋而卑微的人性。
宫崎骏正是通过对这些通灵鬼怪的细致描摹,才映射了当代社会人情性灵的腐朽与异变,神灵的形象无不是人性的阴暗缩影。对于进步文明下人性堕落与人情冷漠的生动再现使得宫崎动漫具有无与伦比的现世高度与反思勇气,这也正是宫崎动漫的真正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