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代道教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道教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道教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道教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说文解字》称:“疫,民皆疾也。”《字林》称:“疫,病流行也。”而《集韵》则释“瘟”为“疫”。可见,瘟、疫在古代意即在大众间流行传播的疾病,也就是今天通称的传染病,通常具有发病时间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如鼠疫、天花、霍乱等。
东汉末年瘟疫之害甚剧。据《后汉书》记载,桓帝时就发生过三次大的疫灾,到灵帝更达到五次之多,随后瘟疫也不断。瘟疫给民众带来的灾难是刻骨铭心的。曹植《说疫气》-文便描述道:“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而道教也正诞生于这个瘟疫频发的时代,并在创始、发展过程中奉行了一条“以医传教、借医弘道”的立宗创教模式。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瘟疫?如何治疗瘟疫,以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呢?古代道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瘟疫产生的原因

道教吸收了《易传》的善恶报应说,并与天人感应的观念相结合。《太平经》称:“天地病之,故使人亦病之,人无病,即天无病也……故使人病者,乃乐觉之也;乐不觉,故死无数也
……夫人有病,皆愿速较为善,天地之病,亦愿速较为善矣。”这种天人对应关系强调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实质上反映了天地的秩序或失序,并附加了道德的内涵,认为积善可以修复人身疾病的根基――天地之病。而人所行功德和罪孽都会被天神记录,到了一定时候,天神便根据其善恶,予以赏罚。对于为善的人,就会为其赐福、增寿;对于作恶之人,就会对其降福、减寿。
道教认为瘟疫的产生也是因为人们作了恶业而招致的惩罚。《正一瘟司辟毒神灯仪》中说:“人禀性,而祸福自来。故庆源乃袭于积善之家,而殃咎必几于作恶之者。积善者有余庆,则可保于安宁;积恶者有余殃,则难逃于谴责。”从这篇道教祛瘟辟毒的禀告中可以看出来,道教在做仪式时就会告知人们瘟疫的产生是“善恶报应”的结果。
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道教认为天道是宇宙正义的维护者,实现正义的主体是道教的神灵。在想象的宗教司法过程中,如果作恶者是个人,那么神灵就对个人施以疫疾;如果作恶者是大众,那就对大众报以灾疫。当然,这种宗教观念是没有根据的,但也反映了朴素的罪责自负的法律思想。

昼夜轮替、寒来暑往、周流不息、循环不止,在道教看来,都是天地阴阳正常运转所致,反映了正常的宇宙秩序。《太平经》认为:“生,阳也。卒,阴也。事阴不得过阳。阳,君道也。阴,臣道也。事臣不得过于君。事阴过阳,即致阴阳气逆而生灾。事小过大,即致政逆而祸大。阴气胜阳,下欺上,鬼神邪物大兴,而昼行人道,疾疫不绝,而阳气不通。
”也就是阴气不得超过阳气,否则就会招致祸患,正道会逆转而产生大祸,人道则感染疾疫而不断绝。可见天地阴阳失调所致的灾祸是极其大的。

道教诞生以前,民间就有关于厉鬼作祟而引发瘟疫的传说。瘟疫特有的破坏性,更加剧了人们对厉鬼的恐惧心理。道教也有将瘟疫的原因依托于瘟神、瘟鬼的,并在自身教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解释。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卷十三《斩瘟断疫品》详细记载了五瘟鬼的名字及作用:“东方青瘟鬼,刘元达,木之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南方赤瘟鬼,张元伯,火之精,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黑之病。北方黑瘟鬼,锺士季,水之精,领万鬼行恶毒之病。中央黄瘟鬼,史文业,土之精,领万鬼行恶疮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