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我所经历的青岛大项目.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我所经历的青岛大项目.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所经历的青岛大项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所经历的青岛大项目
随着胶州湾隧道、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蓝色硅谷等重大工程的建成,青岛的“青黄不接”大交通难题成为历史、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成为青岛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青岛国信集团承担国企使命,完成了胶州湾隧道、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蓝色硅谷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工作,青岛“青黄不接”的大交通难题成为历史、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是青岛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我有幸亲历了这些重大节点工程。
海底隧道贯通城市“主动脉”
“青黄不接”这个词在青岛具有特殊的含义。青岛与黄岛近在咫尺,却隔海相望,形成了“青黄不接”的态势。为了连接“青黄”两地,市政府批准相继开通了海上轮渡,建设了胶州湾高速公路,一再拉近胶州湾两岸的距离。但年均50多天的浓雾大风气候,使得“青黄”之间缺少一条真正意义的全天候通道。
200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海底隧道的设想。2006年1月,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胶州湾隧道的建设任务压在了国信人的肩上。
作为我国第一批开建的海底隧道,也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胶州湾隧道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业内一无实践,二元经验,三无规范。隧道全长7800米,双向双洞六车道设计,建设规模宏大,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回首四年多的建设历程,我和我带领的建设团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施工环境和未知风险,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为做到整个建造过程安全可控、万无一失,相关的论证、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采取非常措施,安全理念贯穿于隧道建设的始终,实现了工程质量的高水准建设。
一是科研攻关、精心设计。投入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立项22个科研课题,和国内外20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咨询,结合本工程申请了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专利技术12项,发表论文120篇。绘制施工图67册,7200余张蓝图,设计的隧道C50高标号耐久性混凝土、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多重防腐锚杆、可维护式排水系统等一批先进技术在国内都是首次采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二是精细施工、安全生产。工程采用钻爆法开挖,全程使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超前支护、预注浆加固、光面爆破和减震措施均在实施中得到大量应用。同时对支护断面进行实时监控测量,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动态。坚持科学施工、以人为本、环保可靠及人工化管理,土建施工创造了安全生产零死亡率、零工程事故的良好纪录。
三是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围绕建设人文隧道、科技隧道、绿色隧道的目标,进行精心的施工筹备组织。先后邀请15位两院院士和设计大师,召开50余次专题研讨会对勘探、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编制了《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青岛胶州湾隧道综合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指导施工和质量、安全控制,为隧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建设期间,隧道建设系列丛书《科研与实践》等一大批科研及管理成果问世,标志着自该工程交工起,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隧道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体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孙钧院士这样评价:“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走出了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最坚实的一大步。对我国隧道工程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胶州湾隧道自2011年6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