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中国近代史.doc

格式:doc   大小:471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代史.doc

上传人:qsrkmc24 2018/8/20 文件大小:4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代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图示本章逻辑关系
一、本章主要内容归述:
本章中心讲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共分三节。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也包括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和具体侵略方式(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说明其野蛮性。
,这种影响和后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史。二是中国阶级状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两个新的阶级,原有的阶级也有了部分变化。三是引起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现了两对主要矛盾。四是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主要讲授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并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各节分别讲授: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按选择题理解)
(1)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起止期:公元前5世纪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
(2)特点(领会):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但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的矛盾。(识记)
评价上述特点:曾经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延续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进步,也有极大的惰性,造成“周期律”的出现,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阻碍新的生产关系地出现。
(简单运用)(按简答题理解)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综合运用)(按简答理解)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1776年、法国1789年均迎接了资本主义的曙光。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比封建制度优越最大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制度下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分析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原始积累时期主要靠掠夺土地、不平等贸易、奴隶贩卖等手段,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则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免。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西方的侵略过程和方式
(按选择题理解)
(识记1)主要了解一些战争和这些战争后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识记2)军事侵略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的直接屠杀:1894年11月的旅顺大屠杀,1900年俄国在东北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抢劫财富,破坏文物古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对圆明园等的劫掠破坏。
(领会1) (按多项选择、简答理解)
控制内政:驻华公使(团)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操纵外交:外交讹诈,如“干涉还辽”。
领事裁判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侨适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其权为在华一切美国人适用。
把持海关:英人赫德任海关税务司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