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说课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说课教案.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8/21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说课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军的长征》
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红军的长征》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中的第四节内容,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本节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具有着重大的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正如老红军张爱萍所说: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知识目标: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王明左倾错误
(3)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4)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重要事件和意义
(5)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三)、德育目标:
(1)王明左倾错误是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的,它使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教育学生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务实求真、实事求是。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是由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政治立场决定的。
(3)学****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教育学生认识到:党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对党的向往和拥护党的领导。
(4)学****红军长征艰难险阻的历程,教育学生学****革命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会生存合作,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树立起伟大的“长征精神“。
(四)、能力目标:
(1)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的能力。
(2)对王明左倾错误、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等的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去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对王明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一: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红军长征是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它的胜利不但使革命转危为安,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通过学****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和红军优秀的品质、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起“长征精神”。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1)让学生阅读、看长征图、找出红军经过的重要地点,把它们连成线,制作红军长征路线简易图。(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flash版),边展示边讲解。(3)思考讨论:红军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路线?面对这样的艰难险阻,红军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精神?
(4)播放红军长征的视频剪辑材料。
2、重点二:遵义会议
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要让学生明白党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对党的向往和拥护党的领导。因此把它定为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指导学生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引入,比较讨论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