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有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有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8/8/21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有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有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效益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开展国有企业效益审计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企业效益;审计;对策
一、企业效益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过于偏向财务指标
无论是从企业目前的普遍做法,还是己经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都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的财务指标为主,对非财务指标关注不够。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中虽然涉及到了非财务指标,如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等,但是相比财务指标的数量要少得多。
重近期,轻远期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以利润为基础的财务指标为主,使得评价难免会使企业管理者比较重视短期财务结果的取得和维持,难免会放弃有利的长期战略目标而选择有利于短期业绩的投资项目,影响了企业的价值创造。
重过去,轻未来
经济效益评价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年度会计决算报表,使得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基于过去经营数据的评价,不能及时地反映最近或在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管理层创造的价值。
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比较注重有形资产的反映,对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和反映比较欠缺。
二、开展国有企业效益审计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法律制度建设问题
在国家立法方面,虽然对企业的效益审计有所涉及,如根据XX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之规定,对国有企业“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政府部门可以认真总结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经验,并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一方面可以考虑在以后的《审计法》的修订中,是否能尽快补充效益审计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共同探索出我国国有企业效益审计制度体系,可以是框架式的,也可以是具体可操作的,可以对定义、对象、目的、职能、方法、程序、报告形式等做出统一规定。同时,就企业自身而言,应该近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只有这样,在操作过程中,无论是配合企业外部的审计监督还是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才能保证审计监督的质量。
政治环境支持问题
政治环境的支持,是指是否具备有利于进行效益审计的审计体制以及预算管理体制等制度条件。只有在法律建设的基础上,辅之行政力量从上而下的推行,效益审计才能普遍推开。我国现行的审计制度是国家审计定位于政府行政管理和监督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专门从事审计监督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根据现行宪法有关条文,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国家主席任命;审计署既是中央政府的组成部门,而且还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设立地方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开展本地区的审计工作:审计经费由本级政府保证。这种制度的优势是,有利于政府首长直接抓审计工作,便于支持审计工作;有利于获得政府的审计经费的保障;有利于工作开展,比较有实效;审计成果转换快,效率较高。但是,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通过审计机关对政府的制约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