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南江文化析疑.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江文化析疑.doc

上传人:253214894 2018/8/21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江文化析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江文化析疑
陈大远
 
【摘要】
南江,古称泷江,是广东十大河流之一,战国时已接受中原礼制文化,是岭南文化发展较早的地方。近年,珠江文化研究会专家提出的“南江文化”,是珠江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但由于对南江文化的研究未够深入,选用材料欠缺完整性和真实性,有些研究的结论过于浮躁和片面,甚至出现有错误,引起不少学者的质疑,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一些看法进行辨析,希望有助于对南江文化研究的深入探讨,促进珠江经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南江,南江文化,禾楼舞,南江山歌,南江民居
 
南江文化综述
南江,不是今日才“发现”的。早在南北朝齐时(479~502年)设置“南江督护”,其名称就有了。历史上曾有双床水、泷水、泷江以及建水、晋康水(今郁南)等名称。20世纪60年代,珠江水利部门以其主要流域及经济文化中心在罗定而定名为罗定江。
“南江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珠江文化研究会专家根据文献、民俗、考古发现及水系文化带的定律所提出来。并将其作为岭南文化新拓展的领域进行研究,指出“其文化自成一体,南江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其相关流域也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南江文化带”,“南江流域既有古道文化意义,又有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的文化意义,既有山、河、海多元文化交融的课题,又有海洋文化如何进入内陆的课题”。
“南江文化”提出后即成为近年岭南文化学术界专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有的专家认为南江水流过短,不能夸大为与珠江水系的东江、北江、西江并列,而主张把东起阳江、西至防城等大片南部沿海地区划入大南江的范围,即所谓“泛南江文化
”格局。又有学者称,“南江口镇把扼南江咽喉,是古代南江文化根深叶茂之地。郁南县是南江文化的心脏及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与龙头”,而将南江文化退至小南江的范围,因为郁南县只有不足一半的区域位于南江流域,且自明万历以来,郁南县(以前名为西宁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建城镇和都城镇等西北地区,对此更有人提出过郁南县迁治的要求。
什么是南江文化的精髓?笔者认为,南江是岭南文化的脐带,将它和西江、北江、东江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孕育的青铜文化给岭南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它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见证着岭南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过程。南江历史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出土文物是最有力的证明材料。在南江上游罗定的腹地,几个主要支流的山谷河口,都曾发现过战国、汉和南朝的墓葬。在太平南门垌、罗平背夫山发掘的战国墓是迄今为止岭南发现的三座最大战国墓葬中的两座。特别是背夫山战国墓,它发现的意义非同一般。从葬制分析,它确定了岭南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中间经历过一个短暂的奴隶社会阶段。从出土的礼器,青铜鼎、鉴、编钟等看,可以确定战国时期,岭南最大的部族首领,最大的地方贵族就在南江流域以及西江一带(曾昭旋教授提出的“岭南土邦国”)。从出土的青铜兵器与工具,可以看出当时岭南文化已与中原、吴、越、楚、夜郎等文化进行交流,并相互影响和渗透。从出土的青铜兵器,特别是很多造工精致的青铜箭簇与矛,可以解释南江这个曾经首创游击战术和善于使用弓箭的夷族为什么能抗衡秦始皇的强大军队,坚持与秦军作战三年了。
在罗定的下山洞、饭甑山,云浮的蟠龙洞、阳春的独石仔都发现智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遗址,在南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