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3.4板块构造理论.ppt

格式:ppt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4板块构造理论.ppt

上传人:化工机械 2013/2/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4板块构造理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节板块构造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的内容
板块划分方案与板块边界类型(三类7种形式)
三个板块之间的边界组合类型
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是指构成地球上部岩石圈的不连续球面板状块体。
板块构造说本身则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的引伸和发展,涉及全球(不分大陆和海洋)的构造活动与演化,所以它又被称为新全球构造学说或全球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基本原理的内容:
垂向上:固体地球上层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软流圈
:岩石圈在可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为最具活动性的构造带。板块是运动的,其边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分离扩张型,俯冲会聚型,平移剪切型
;板块的旋回性:全球范围内,板块沿分离型边界的扩张增生,与沿会聚型边界的压缩消亡相互补偿抵消。
4.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有可能的是地幔物质对流
二板块划分与三类板块边界类型
1. 板块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
地球表面大约12个板块在运动,速度几个厘米/年(最高15 cm/y)  板块以不同速度向不同方向运动 …所以板块边界容易发生地震和变形
所以地震带可以标示活动的板块边界,地震是板块划分最重要的标志。
环太平洋地震带,通过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0%;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释放的能量占今世界总量的10%以上;
大洋中脊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为总量的5%。
全球浅、中、深源地震震中的分布
(据Hamblin and Christiansen 1998)
板块边界特征:地震
板块边界特征:地形
板块边界一般都与大范围连续延伸的地形梯度有关
陆地:白色
海洋:黄色
板块边界特征:火山作用
火圈:环绕太平洋沿岸的活动火山带
蓝线为现今活动的俯冲带
火圈标志了太平洋, 菲律宾, Cocos, 和Nazca 板块的边界
以地震活动为最大特征的构造活动带把全球岩石圈分割成许多板状块体,即板块。
有不同划分方案。按照板块划分面积的大小,一般分为大、中、小、微四级。
1) 大板块:6-7分方案
2) 中板块:12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