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贸易文化强国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环境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掠地,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浅谈国际贸易文化强国。
国际贸易排名从1980年第32位,到2009年就摘取了全球最大出口国的桂冠,2010年GDP达到54742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早在2006年就已实现了一个世界排名第一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2011年3月末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0447亿美元,继续稳坐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位置,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被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称为3万亿富翁[1]。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成就举世瞩目,但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称。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以图书为例,2007年我国图书进口2亿美元,但出口只有3700万美元;2008年我国引进了图书15776种,而同期的输送图书只有2440种。2009年,:1,演艺产品的进出口收入比约为10:1。文化领域的贸易逆差和经济领域的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
毛主席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来武装的经济强国是虚弱的,是难以为继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因此,一个经济崛起的大国,在精神上也要硬起来,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早就意识到文化强国的迫切性,十四大提出了经济走出去,文化走出去的双发展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作为改革先锋的广东,已不满足于经济强省的地位,于2002年就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广东的发展目标是像30多年前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换代,使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高地之后,成为世界价值高地,向世界输送价值观,输送新生活。
可见,经济大国崛起之后,文化大国的崛起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涉外文化产业、输出价值观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力图通过对文化的探讨和国际道德贸易分析,找出文化建设的误区,并提出我国国际贸易文化强国的几点建议。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说明人们的认识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确定什么是文化,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