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析意象品语言 明手法悟情感.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析意象品语言 明手法悟情感.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析意象品语言 明手法悟情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析意象品语言明手法悟情感
与散文和小说相比,诗歌不是再现和模仿生活特征,而是表现作者内在的情感世界。诗歌写作,是作者调用各种语言艺术手段,对自我感情的一种内化、强化、深化的过程。那么,作者到底是如何抒情的呢?下面,笔者试结合郭沫若的《天狗》、毛泽东的《贺新郎》和冯至的《蛇》加以分析。
《天狗》《贺新郎》《蛇》这三首现代词抒情诗,均产生于同一时期,但三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因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如郭沫若的《天狗》是直抒胸臆,毛泽东的《贺新郎》比较储蓄隐晦,而冯至的《蛇》则是将情感具象化,引人入胜。下面笔者就从它们独特的抒情方式入手,并对其加以分析。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以“我口写我心”,从而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很快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迅速融入到诗歌中去。“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诗歌创作中,如果在开头能直抒胸臆,那么就相当于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明快而紧张,情感直露,朴实真切却感染人心。
如郭沫若的《天狗》就是现代诗中直接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惯欣赏中和之美的中国读者,最初品读《天狗》,无不为其惊世骇俗的粗犷美、强悍美所震撼。诗作的主体意象――“天狗”,既是自我的化身,又是五四时期个性意识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象征。它以雄强勇武、一往无前的气概,发出了彻底破坏、毁灭一切和重新创建一切的战斗呐喊。
从构思方式看,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艺术,开头就以幻觉让“实我”进入“幻我”,以飞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创造出一条神奇的“天狗”,以“天狗”吞食日月的情节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作者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摧毁一切的神奇的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
从诗体形式上,《天狗》采用第一人称“我”直抒胸臆,全诗通篇以“我”字领句,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增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此外,本诗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犹如狂暴的急雨,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也叫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一般不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感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毛泽东的《贺新郎》为间接抒情的代表性的词作,该词不仅细致地写出了革命伴侣至诚相爱和凄然惜别的情景,更反映出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了高远的革命理想。
如“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一句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承接上阕离别的题意,进一步写告别时的情景。“霜重”是寒冬时节景象,“残月”是绝早的天色,这构成了送别时冷寂悄然的环境,重霜满路,残月如钩,凄清的自然景色衬托出别情离绪之沉重。肝肠寸断,却毅然闯天涯,进而又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