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以房养老: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房养老: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5/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房养老: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房养老: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摘要】以房养老作为中国新出现的一种养老方式,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操作机会,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障碍。然而,“以房养老”的确是当前的一种有效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等问题,可以为我国的补充养老模式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以房养老,问题,参考

(一)以房养老的内涵。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二)以房养老的类型
。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
。租出大房再租人小房,用房租差价款养老;或者将房子出租,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养老。
。其中包括①售出自己的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
②售出住房,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③售出房子,自己住老年公寓,用售房款养老。
二、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都已经正式进入退休状态,无力继续参加工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进入退休阶段的老年人群,都是早起参加工作的群体,根据我国退休金领取的有关规定,他们中的多数人只能取得相对较少的退休金,而有的老人甚至没有退休金,需要依靠子女供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独居老人,尽管能够接受进入养老院养老,但是昂贵的费用让他们无法负担。进入老年后,各类老年病接踵而至,有限的收入往往大部分都用于吃药看病。但也只能勉强应付小病,面对大病医疗,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我国城市老人多为有固定养老收入的离退休职工,这部分职工要以自我养老为主,子女养老为辅。宜宾市老龄办2005年2月对部分单位的74名离退休职工惊醒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自我养老占65%,家庭养老的占31%,靠社会养老的占4%;子女不但不养老还在经济上啃老的占23%,城市里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不少父母将被置于家庭危机之下。同时,空巢化现象使老人的照料问题凸现。北京市老龄委的调查发现,%的年轻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据民政部门统计,有3250万的老人需要长期护理。合理照料老人的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市老人虽然收入较低,但大多数有一定的房产,可以通过政府支持下的置换和运作,帮助部分老人通过“以房养老”,解决部分老人的
“老有所居”和生活照料问题。
。1990年我国在职的职工和退休职工的比例是10:1,而在2003年下降到3:,:1,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养老保障负担将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大问题。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
三、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存在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