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乌鸡养殖技术1.doc

格式:doc   大小:35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鸡养殖技术1.doc

上传人:brnpnu31 2018/8/25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鸡养殖技术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乌鸡又称乌骨鸡、泰和鸡、竹丝鸡、丝毛鸡等,原产于我国江西省泰和县,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名贵鸡种,饲养历史悠久,现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乌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体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能增加人体内的血红细胞和血色素,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具有较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
(注:开篇介绍动物的名称、别名、学术分类、价值功用如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等)
一、乌鸡的生物学特性
1、体型外貌
乌鸡外貌美观奇特,典型的乌鸡具有桑椹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五爪、毛脚、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有"十全"之誉。-2公斤,成年母鸡体重1-。
2、生产性能
乌鸡180-20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乌鸡体小,生长速度慢,一般饲养90天体重为750克左右。
3、生活****性
乌鸡性情温顺,喜欢群居。喜欢吃杂粮,采食量少,少食多餐。耐热,喜欢干燥清洁环境。胆小怕惊,怕冷怕潮湿。抱窝性强,每下20枚蛋就抱窝,要适时醒抱,提高产蛋率。
(注:养殖类节目应先介绍动物品种特性、生产性能、适宜养殖区域,以便于观众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养殖。)
二、乌鸡场建设
1、场址选择
选择鸡场场址要求交通方便,又不能离公路太近,要求离主干道500米以上,离次干道100米以上。场内外道路平坦,场址要远离居民点、其他畜禽场和屠宰场以及有烟尘、有害气体的工厂,以利于卫生防疫。
2、鸡场建设与布局
布局:生产区、生活区、辅助设施(如兽医室)等
生产区包括雏鸡、育成鸡、成年鸡、种鸡的鸡舍与设备。
(注:农广天地节目所讲技术要求权威、规范、先进,拍摄场地必须是规模化养殖场,具有示范效应,因此交待场地建设
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内容。)
三、乌鸡的孵化
1、种蛋选择
挑选种蛋必须来自纯正鸡种,必须来自饲养管理正常、健康高产、无传染病的鸡群。要选择母鸡开产3周后所产的新鲜蛋,蛋形以椭圆形为好,蛋壳清洁、颜色正常,厚度适中,一般选择重40~50克的乌鸡种蛋。
2、孵化技术
(1)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孵化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
(2)上蛋
将挑选好的种蛋大头向上放在孵化盘里。入孵前4~6小时,将种蛋置于22~25℃的环境下预热。
(3)孵化机的控制
孵化期间,管理员要注意观察孵化机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乌鸡的孵化温度应保持在37~38度。湿度60%~70%。孵化室内温、湿度及换气,要依照气温情况适时调节。
(4)翻蛋
翻蛋有助于胚胎运动,防止粘连,促进发育,孵化机内的种蛋每2~3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90°。
(5)照蛋
孵化期内应该在第7天和第18、19天落盘时照蛋2次,以便及时验出无精蛋和中途死胚蛋,还可以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6)移蛋(落盘)
在孵化第十八天或第十九天最后一次照蛋后,将孵化盘上的蛋移到出雏盘中,此后停止翻蛋,增加水盘,提高湿度,准备出雏。
(7)出雏
发育正常的鸡胚,孵满20天就开始破壳出雏。在出雏期间,根据出壳情况,要及时捡出绒毛已干的雏鸡和空蛋壳。出雏结束后,要抽出出雏盘,彻底清洗、晒干和消毒,准备下次出雏用。每次捡出的雏鸡,放入出雏箱或雏鸡专用盒中,然后置于30~35℃的暗室中,使雏鸡充分休息,准备进入育雏舍或等候接运。
(注:养殖类节目通常按照动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和饲养顺序讲,这样比较符合逻辑顺序,条理清楚。
例如本片顺序为育雏—青年鸡—商品鸡—种鸡。)
四、饲养管理
1、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指0~60日龄的鸡。
⑴雏鸡的饮水:初生雏鸡在进入育雏室后要先给予饮水,开始饮水后就不能再断水。给雏鸡的初次饮水最好使用温开水,水温在15~20℃。按每升水加葡萄糖50克和维生素C1克。
⑵雏鸡的开食:出壳雏鸡第一次喂食叫开食。雏鸡出壳后24小时后,通常用碎米或玉米粉作为开食料。雏鸡开食后2~3天,改用配合饲料饲喂。
⑶雏鸡的饲料:雏鸡的日粮一般以玉米、碎米、糙米、麦麸、米糠、豆粕、芝麻饼、花生饼、鱼粉、骨粉等合成。要求加工细致,有利于消化吸收。(附表)
⑷雏鸡的管理
①温度:适宜的育雏温度:第一周33~35℃,从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一般60 日龄停止加温。
②湿度:雏鸡适宜的相对湿度第一周65~70% ,第二周以后55~60%。
③通风:必须通风换气,使鸡舍内空气新鲜。不要在雏鸡睡眠或安静休息时通风换气,防止感冒。
④光照:幼雏1~5日龄保持24小时光照,6~15日龄每天要有16~19小时光照,15日后每天要有8~1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是:按每平方米,第一周用1个40瓦灯泡悬挂于2米高处,第二周改用25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