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建结构改造技术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看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建筑领域里,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物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使用功能改变或经受灾害破坏等原因,而必须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现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供业主及设计人员在工程项目改造时选择。
【关键词】结构安全性建筑结构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土建结构的安全性概论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土建结构设计的实质就是根据需要及技术手段在控制成本目标的前提下完成满足建筑结构功能图纸设计的一个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土建结构的施工奠定设计基础,其中土建结构的安全性设计的最基本的控制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安全,经济,。
二、土建结构改造技术的具体分析
1、粘碳纤维复合材料、粘钢加固
当结构的抗弯、抗剪承载力不够或建筑抗震达不到要求时,引起原因有:设计失误、施方法不当、混凝土强度过低等,都可以采用在混凝土结构外面粘贴碳纤维布(板)或钢筋的方法进行补强。粘钢板的施工工法已被业内广为熟悉,在《混凝土结构技术加固规范》中已有明确阐述。
碳纤维片材、板材在我国研究和应用是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但发展非常迅速,工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种高科技的符合材料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业内人士认同。目前国内碳纤维加固使用的碳纤维布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产品,其性价比较好。上述两种材料使用的胶粘剂一般是国产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基本相同但价格便宜的多。碳纤维片材对混凝土的加固原理与粘钢板相同。但其独有的特殊性能是钢板无法取代的,诸如:质量轻、施工便捷、不增加构件截面积、强度高、耐腐防锈等。
2、钢筋后生根技术
钢筋的后生根技术也叫植筋。作为钢筋锚固用的化学材料,现在市场上通用的均为结构胶,以取代纯环氧树脂或水泥砂浆。结构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在此可简化理解是由钢筋与胶、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共同作用产生的锚固力,来完成整体(钢筋与混凝土)受力的目的。锚固力包含:胶与钢筋表面的粘结力、胶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胶体自身胶结力、各介质之间的摩阻力等。
通过对锚固钢筋抗拉力值的检测,其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三种:(1)钢筋破坏:在锚固深度大于或等于建议锚固深度时,锚固胶及锚固质量为合格;(2)胶体破坏:表现形式为钢筋与胶体脱离、胶体与基材脱离,多发生于锚固深度小于建议锚固深度,且后者多发生于前者;(3)基材破坏:在不同锚固深度下均可发生,与基材强度有直接关系。从破坏形式可判定材料整体性能及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3、混凝土裂缝压力注胶修补
工业与民用建筑主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近年来,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混凝土中的一些添加成分也是引起裂缝的直接原因。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可能进一步破坏的第一个信号,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随着时间的进行可能会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影响到正常使用。修补可以有表面修补和内部修补两种工法,表面修补可以采用粘结碳纤维布的方法。
常用结构内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