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马庄乡中心校心理健康教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庄乡中心校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8/8/2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庄乡中心校心理健康教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我在农村学校教书,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孩子留在家里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这便产生了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青春期叛逆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我在平时测试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14--16分。
、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二、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的原因
,缺乏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
同样,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等于失去安全感,心里有苦无法诉说。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羊羔孤独无助,长期以来就变得沉默寡言。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的扭曲,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或认识不足。甚至有的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只知道每月寄生活费回来,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成绩,日常行为一无所知,最终变成了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

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而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姨等亲属监护则称为上代教育。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

孩子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寻找新鲜刺激的新事物,但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空余时间他们会寻找新鲜刺激的事去做。模仿大人抽烟喝酒,有时会和同学打架,染上这些不良****气后,无心上学,学****成绩下降,于是出现厌学情绪。

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作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