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ppt

格式:ppt   大小:5,420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ppt

上传人:dlmus1 2018/8/27 文件大小:5.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一、浅海碳酸盐组分
二、滨岸碳酸盐沉积
三、碳酸盐沉积陆架
四、浅海碳酸盐沉积的机理
五、珊瑚礁
珊瑚礁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类型
定义: 珊瑚一般为群体生活,固着在海底基岩上。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其硬体-骨骼部分不断增加。在海底,以珊瑚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及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所构成的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称为珊瑚礁。
珊瑚礁
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其形成与造礁珊瑚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珊瑚属于海生底栖动物,为腔肠动物门较高的一个纲。外形不一,有单体与复体,其软体称珊瑚虫。
造礁珊瑚生长于水温18~36℃(最适为25~30℃)、盐分27~40%的海水中。
因共生的藻类须有光才能生长,故珊瑚礁的生长主要位于低潮位与水深30米间的海底。又因需氧气和各种营养盐类,含泥太多的混浊海域不利于珊瑚虫生长。
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
按形态划分有:岸礁、堡礁、环礁、桌礁及一些过渡类型。
据估计全世界珊瑚礁连同珊瑚岛面积共有1000万公里。。有些珊瑚礁厚度很大,系因珊瑚礁生长发育过程中礁基不断下沉或海面不断上升所致。
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呈链状断续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共长2011公里,离岸16~241公里。
图中那一顆顆黃色球形的細胞,就是造礁珊瑚細胞內的共生藻,而透明的長條則是珊瑚的刺細胞,可以射出毒針,捕捉小生物。
珊瑚运用触手,来捕食海水中许许多多的小型浮游动物。(圆管星珊瑚,南湾)
珊瑚如何繁殖後代?
大部分种类的珊瑚是卵生的,每年春季末,珊瑚会将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同时排放到水层中,在神秘的大海里,随海流漂浮进行体外授精,形成新的生命。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会经过「变态」过程而形成单一珊瑚虫,这是珊瑚生命史中附着生活的开始。
仍然有某些种类的珊瑚会透过胎生方式来繁衍后代,他们会将受精卵留在体内发育一段时间,等幼苗发育到相当阶段以后,才释放到水层中去寻找合适的着生地点。
浮游的珊瑚幼苗也许众多,但在水中浮沈的过程中,可能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顺着水流、漂移到很远的地方,在新环境中着苗、生长,继续繁衍后代。
珊瑚的多樣面貌
珊瑚是属于腔肠动物,其最小生存单位是「珊瑚虫」,珊瑚虫具有触手、口、腔肠、体壁等。单一的珊瑚虫可以以分裂或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的新珊瑚虫,这时众多的珊瑚虫就称之为「珊瑚群体」,珊瑚就是利用这种增加珊瑚虫数目的方式来生长。
珊瑚群体中每一个珊瑚虫的外形、构造、功能虽然大同小异,但牠们彼此的连结方式却不相同,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不同外观形状珊瑚的原因。
珊瑚的外形和「如何取得光线以行光合作用」、「如何有效捕抓到水流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如何迅速排除泥沙、沉积物」确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这个附着在实验水缸玻璃壁上圆管星珊瑚的第一个新生珊瑚虫,已经可以伸出触手,开始捕食了!
图中这个软珊瑚群体,年龄虽然不到一岁,却已经发展出几十个珊瑚虫了。(肉质软珊瑚,南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