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5/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孤立的肺结节行多层螺旋CT,并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 28例为恶性结节(鳞癌14例,腺鳞癌7例,小细胞癌4例,转移癌3例),13例为良性结节(炎性结节9例,错构瘤1例,结核瘤3例)。结论动态对比增强CT可以用于评价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结节;灌注;良恶性
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义是肺部直径≤4cm的类圆形或圆形病灶,病灶一般不伴有卫星病灶、肺不张或淋巴结肿大[1]。良恶性肺结节在代谢、血管化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影像科室可以借此通过对比增强来判断结节的性质,本文试图通过多层螺旋CT来判断结节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我院行肺灌注扫描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31~72岁,平均(±)岁。病例纳入标准:X线片平扫结节直径≤4cm,周围无卫星病灶,为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无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等禁忌证。
,选择病灶为动态扫描中心层面,扫描范围4cm,应用随机cine扫描软件对选定的病灶连续动态扫描。全程扫描50s,之后的80s~9min内每间隔45s扫描一次,应用轴位扫描方式,扫描范围4cm,以标准计算方法重建图像。将扫描数据输入GE工作站,采用Perfusion3-体部肿瘤软件对病灶进行分析。画出主动脉、结节感兴趣区域(ROI),结节以最大截面的60%为标准ROI,避开肉眼可见的坏死囊变区和血管,选择实性软组织进行测量。由统计分析软件可得到结节与其同层主动脉的血流量(BF)、时间-密度曲线(TDC)、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根据时间-密度曲线得到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结节强化值。
2 结果
28例为恶性结节(鳞癌14例,腺鳞癌7例,小细胞癌4例,转移癌3例),13例为良性结节(炎性结节9例,错构瘤1例,结核瘤3例)。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BV、BF、PS值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以BV≥4ml/100mg为诊断阈值,结节BV≥4ml/100mg的诊断为恶性,敏感性95%、特异性100%。恶性结节的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P=)
3 讨论
在肺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中,CT因其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密度成为主流检查手段,并且自从20世纪由偏向于形态学的研究发展为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时代,已成为当今影像学界发展的热点。CT灌注成像是利用对比剂在组织相同层面的时间-密度曲线和相应的灌注参数来评价气管的灌注状态。较为常用的参数有BV、BF、PS、MTT等,当前在肝、脑、前列腺等应用较多[2]。CT增强时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和放射性核素的药代动力学具有相似性,注入对比剂后,经快速动态CT扫描可获得TDC,研究表明,CT图像中的1mg\ml碘剂相当于25Hu,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靶组织的BV、PS、BF和MTT等,即可定量评价组织的血液灌注状态。当前用于计算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两类,即去卷积模型和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