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古代名言三百句.doc

格式:doc   大小:121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名言三百句.doc

上传人:373116296 2018/8/28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名言三百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名言三百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洪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  大雅云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辅”指车轮外的直木。(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后事之师。(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迷惘。殆,危殆。
一个人如果只学****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符合于规矩的境界了。(论语)
1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不会服从。
21.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名义不正当,那么道理也讲不通。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单凭言语推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重用他,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
24.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利:使……锋利。
2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勤奋学****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愤: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  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