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007年度学术年会日程
(2008年2月25-27日)
2月24日下午 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
2月25日上午 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2月25日09:00-09:20 开幕式主持人:罗勇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领导致辞
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李维京
09:20-10:40 特邀报告(报告35分钟,讨论5分钟) 主持人:罗勇
从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性大雪看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
2008年冷冬的启示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12:00-13:30 午餐午休
2月25日下午分会报告专题讨论
2月25日18:00 招待会(地点:培训中心育园餐厅)
2月26日全天分会报告专题讨论
2月26日17:10 大会总结闭幕式主持人:罗勇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2月27日参观活动(京外代表)
分会报告10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组
专题讨论:20-30分钟
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
2月25日下午13:30-17:45
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主持人:封国林李栋梁宋燕
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影响
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青藏高原积雪时空演变特征与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2006年开放课题)
宋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2006年开放课题)
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大气相对角动量与赤道绕轴角动量相互作用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移动的动力热力分析
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两种再分析资料Hadley环流时空结构的比较
秦育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差异
王遵娅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
大气质量南北涛动的季节循环
卢楚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环流的垂直结构异常及其与AAO和ENSO的联系
白莹莹,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副热带高压与降水和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
万仕全,江苏省扬州市气象局
副热带北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韩荣青李维京董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陈延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内变化与热带气旋生成研究
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
2007年梅雨期淮河流域洪水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罗连升徐敏,安徽省气候中心
(专题讨论)
2月26日08:30-12:0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
S1-2 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主持人:王永光吴统文曾刚
城市冠层微气候及京津冀地区大气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
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_CSM研究简介
吴统文王兰宁王在志李伟平李清泉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