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第三讲 环境伦理.ppt

格式:ppt   大小:125KB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讲 环境伦理.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8/28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讲 环境伦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讲
环境伦理
一、自然与道德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和动物、植物和树木并不是无限的,而是会由于肆意开发、污染和文明的普遍侵害而趋于减少、衰弱和消失的。
近年来,随着各种工业化的、技术性的、生产性的和消费性的社会的兴起,人们业已发现,世界上的自然资源确实是有限度的,而由于缺乏对动物生存的关怀和对它们的恣意利用,是有可能使全部动物物种灭绝的。
今天我们所关注的往往在于对自然的破坏是否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纳入同人与人的关系有关的社会生活这一方面。
然而,许多人确实认为,自然本身实质上是有价值的,并且主张我们对自然及其所包含的一切,特别是在自然秩序中与我们切近的那些动物,负有明确的道德义务。
(一)环境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容
1,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是现代环境伦理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爆发的环境保护运动是环境伦理学产生的前提。
美国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是与超验主义者爱默生和梭罗分不开的。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是一种强调上帝、人和自然相统一的,主张靠直观去把握世界的思想观念,其核心在于相信自然是超验的存在,自然之中渗透着“超灵”(oversoul)。
在1845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纪念日的那一天,梭罗在当时的康科德南部的瓦尔登湖畔,搭起了小木屋,在大自然中生活了2年零2个月,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缪尔(John Muir)在美国的自然保护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缪尔等人的努力下,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公园运动。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设立。缪尔被称为“自然保护之父”。
黄石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国家公园。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围绕着如何对待原始森林和荒野,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生了分裂,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
一个是自然和野生生物的“保存主义者”(preservationist);
另一个是天然资源的“保全主义者”(conservatio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