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的重点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更是明确了这样的事实: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地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强调发展个人潜在能力。而在学生口语表达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因素与表达效果息息相关。积极的情感因素会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提高他们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利性。相反,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学生语言的连贯性,影响表达效果。目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原因之一就在于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口语学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来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流的信心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一、情感因素与中学生口语表达的关系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初中阶段后,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的结果有密切关系。在高中阶段,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好英语有着密切的关联。
语言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认知过程,主要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记忆等认知活动来完成。情感对于认知活动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融为一体。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重视“情感教学”,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驱动力会激励学生最终走向成功。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发现。情感低落时学习者就会出现思维迟钝、智力操作困难等现象;而当情感高涨时学习者则会思维敏捷、智力活动增强。
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中的积极情感因素如自信、愉快、强烈的动机等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有益地影响,有助于他们主动参加口语练习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快学习的过程。而消极的情感因素,比如焦虑、恐惧、害羞、紧张、失望等会消极地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就会严重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练习口语的热情、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消极情感因素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指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了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克拉申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因此,缺乏自信或焦虑会阻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