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与教学论》.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8/28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与教学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课程的定义
基本含义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二、与课程有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挑选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的教育材料。
教学进程
和教学内容一样,教学进程只能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它回答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展开。
(3)学科
学科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类;二是指教学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的基本单位。
(4)科目
狭义的学科就是指教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就是一个个科目。“科目”强调的是分科的形式,而“学科”则更强调知识内容。
知识
“知识”被看作是人类知识成果的结晶。知识内容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课程的主体。看不起知识,轻视知识的态度是轻率的。
经验
三种较为通俗的解释:一是动词形式,意指经历,体验;二是名词形式,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三是哲学概念,指感觉经验,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世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
经验是一切认识的起点,但经验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本质,更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活动
活动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基本的认识:活动可以是课程的一种形式,但不能认为学校里的所有活动都是课程
计划或方案
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是实施教育计划的蓝图。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1、文体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1)课程计划
定义: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是学校教学的依据,也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
主要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基本原则:整体性、基础性、开放性
课程标准
涵义: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主要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等。
(3)教科书
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和学的主要材料。
: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和形式:
第一种形式——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是抽象的课程。
第二种形式——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课程。
第三种形式——理解的课程,是由教师所理解的课程,是一种观念的课程,但体现的是教师的风格,比正式的课程要具体。
第四种形式——运作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不仅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还体现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动态的课程形态。
第五种形式——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
知识本位课程指倾向于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出发,突出强调知识自身的需要和价值的课程论。
儿童本位课程指倾向于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出发,突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课程论。
社会本位课程指倾向于从社会的现状出发,突出强调社会当前需要的课程论。

学科课程:
(1)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
(2)亦称分科课程,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
(3)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的顺序、学****时数和期限。
活动课程:
(1)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亦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以活动作为全新的组织要素,打破各个破裂的知识壁垒。
(3)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分科课程亦称“学科课程”,一般认为分门别类设置的课程,就叫分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