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28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综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综述
〔摘要〕在国外,校风研究有数十年历史,研究领域比较广泛,研究成果丰富,包括多种校风测量工具,但其概念缺少严格而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心理学范畴内的校风研究才刚刚起步,且多集中于理论研究,而量化研究十分匮乏,也缺少相应的测量工具。目前,我国的校风领域尚有大片空白,亟待丰富与完善。本文从国外与国内两方面对校风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我国开展校风研究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校风;量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12-03

学校作为人们进行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所学校的校风不仅集中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整体风貌,其形成与发展又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可谓学校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校风(school climate)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组织风气研究和Murray、 Pace & Stern的论著中。之后西方学界对其进行了许多研究。后其相关文献传入我国,开启了我国校风研究新的篇章。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多篇心理学文献的校风研究结果,可作为学校校风建设及相关问题之参考。

一、国外校风研究


西方心理学界对校风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由于校风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使其一直缺少一个统一的定义。
综合多篇文献看来,校风的界定主要遵从三种独立但不排斥的取向:组织属性的多重测量取向、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和个人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在组织属性多重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被认为是学校整体环境的标志,把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分开来。在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被认为是学校的一系列具体属性,但对学校成员而言,是学校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期望。在个人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的框架下,校风是个体对学校环境的一套概括的或总体的感知,这些概括的感知反映了个人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个体形成了其对整体校风的印象。
Peterson, Reece L & Skiba, Russell认为,校风就是学生和全体教职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所感受到的学校环境。包括个体在这一环境中的舒适感以及个体是否感到这一环境有利于自己的学****是否是安全、有序的。积极的感受能带来高效的学****和学生良好的行为态度。同时,校风也包括个体的一些负面感受,比如恐惧、沮丧、孤独等,这些消极情绪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以及各方面行为。因此,校风就是关于学校环境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反映,会对学生的学****成果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外国学者对校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相当多的研究都集中于考查校风与其他因素间的关系。
外国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校风与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为数众多,目的在于找到解决青少年犯罪率显著上升的有效途径,并遏制频发的校园枪击案等暴力事件的发生。McEvoy, Alan & Welker, Robert对反社会行为、学****成绩不佳与校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校风在减少“问题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引导计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建议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有效的学校管理来改进学校的教育计划。Sprott, Jane B认为,校风中的情感支持十分重要,学校、班级氛围中的情感支持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者通过对加拿大青少年进行两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对于10~13岁的学生来说,生活在具有情感支持的校园、班级环境中,两年后(12~15岁)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
学生的学业成绩、适应能力、情绪问题等与校风的相互关系也是近年来外国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Esposito的研究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被试,这些儿童均来自于美国城市中的低收入少数民族家庭,通过父母及教师对儿童学****能力、学校适应的评价以及标准化的阅读和数学测验得出结论,表明学校整体的校风状况以及师生间的关系能够有力地预测学生对学校的适应;同时,校风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成绩都有显著的影响。Ruus, Viive-Riina& Veisson, Marika等人认为,校风,特别是其中的学校价值观体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其对生活能否有一个乐观接受的态度。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建立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感、归属感,并以此降低自己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对校风的研究还涉及到其他方面,例如Halawah & Ibtesam研究了中学校长的沟通能力与该校校风之间的关系,提出一所学校校风质量的高低与该校校长能否进行有效沟通有着必然联系,校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