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感知•想象•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知•想象•评价.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知•想象•评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知•想象•评价
[摘要] 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本文针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着重从感知、想象、评价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审美培养

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从而有效培养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当前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聆听――感知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科普兰在其著作《怎样欣赏音乐》的扉页上写到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全神贯注地去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惯。要教会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色彩,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例通过引导反复聆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学生能够深切感知作品所饱含的深沉哀怨、愤慨而又略带朦胧憧憬的旋律以及阿炳在旧社会的坎坷经历所形成的复杂内心世界;通过引导反复聆听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由英国管吹出的《念故乡》,学生能够感知乐曲旋律的委婉、哀怨、忧伤,及作曲家所抒发的离愁别情,较深入地体会了这个乐章“在一切交响曲的慢板中最动人”的评价。
二、联想――体验美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成新形象的过程。音乐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联想、幻想、想象等一系列的阶段,间接地表现出客观世界。列宁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
――那我就真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方面,从事广泛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说:“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因此,在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体验音乐之“美”。

教学实践表明,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丰富想象起着一定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由欣赏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对于学生听后所产生的真实、自然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唯此,才能较好诱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例在自由的状态下,引导欣赏约翰•施特老斯的《蓝色多瑙河》,当听到清新跳荡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