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docx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8/8/28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2、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与临床意义,学会接种卡介苗。
3、了解几种常见结核病患儿的护理评估资料、护理措施。
4、熟悉结核病防治原则。
5、运用有关知识为患儿个体、家庭提供预防性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
[教学内容]
1、概述:小儿结核病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预防。
2、小儿常见结核病:原发必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概述、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评价]提问、作业、测验
第二节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不耐热,对阳光和一般消毒剂敏感,日光照射20分钟即可失去致病力。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高热、皮疹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自麻疹疫苗普遍接种以来,发病年龄明显后移,青少年及***发病率相对上升。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二、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分为4期:
~18天,平均10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出疹前期) 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患儿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患儿于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麻疹黏膜斑,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1mm左右,灰白色,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2天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天出现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3~5天出齐。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易并发肺炎、喉炎等。
~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7~10天消退。体温随之下降,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并能使结核病恶化。
三、辅助检查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2天内即可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四、治疗原则
麻疹无特异疗法,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为治疗原则。有并发症的给予相应治疗。补充维生素A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护理问题
、继发感染有关


、喉炎、脑炎等
六、护理措施
(一)维持正常体温
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处理麻疹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体温>40℃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
(二)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保持皮肤清洁和床单的干燥、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导致继发感染。及时评估透疹情况,如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擦身,帮助透疹。保持口腔、眼、耳鼻部的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白开水;防止呕吐物或眼泪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
(三)保证营养的供应
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特别是A)的食物,无需忌口。
(四)观察病情
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五)预防感染的传播
,有并发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空气消毒,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或健康易感者。
。7岁时进行复种。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七、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麻疹的病程、隔离时间、并发症和预后,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