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自从接触了“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也有了一些体会。要实施这样的课程,首先要正确把握它的理念,如果理念理解有偏差的话,往往会带来实践操作层面的失误。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呢?生活是完整的、多姿多彩的,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内容,也是重要的学****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概括说是孩子在生活中、游戏中形成了对事对物对人的认识,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发展成为适应生活的能力,注重的是儿童自身经验的形成。
有人对“生活化、游戏化”课程提出了质疑,源于这样的一个数学集体活动: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水果、蔬菜等让孩子去量重量,比轻重,还把结果做记录等等。我们不去评价这活动如何,像这种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真实物品,来作为
“教具”或是幼儿的操作材料,是不是就是数学活动生活化了?另外,那么好吃、漂亮的水果摆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只能玩,想吃的话只能咽口水,孩子毕竟是孩子,感觉有些不妥,是否顾此失彼了?像这种材料的提供是否有其他玩具材料可以代替,而不必都提供真实的物品,同样可以达到让孩子学****操作的目的?如果都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些浪费?
仔细想一想我实施过的“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比如超市购物,比如摘葡萄,不但内容接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而且提供都了真实的场景和材料。我认为真实的材料是有必要的,实物感受和替代品操作完全不一样的,拿给孩子学****的东西全部是真实的,然后在这种真实的教具操作中,把教具中蕴含的知识化成生活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这点我想正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孩子由感官经验的获得到概念的形成,所谓感官经验就是孩子在是常生活中所看、所听、所触、所嗅、所尝的过程与结果。孩子的这些感官经验是对外部世界与自我的认识,最终要以概念的形式在孩子头脑中稳定下来。只有这样,孩子的头脑才会清楚,不犯糊涂。孩子的感官经验要靠他的感觉器官,所以在从事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用真实的事物来全方位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些小例子:如在洗手时,我们请一个小朋友用一条毛巾,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如果一个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吃点心时,我们请小朋友自己边数边拿出几块饼干,让幼儿来感知数量;进餐后我们请幼儿有顺序的做事,先放碗勺,再端椅子,漱
口,最后擦嘴巴等。幼儿通过用眼睛观察、用手摸、用嘴品尝各种实物获得感官经验,再经过教师的点播逐渐获得概念的形成。
再回到一开始谈到的那个数学活动,运用实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食用。当孩子们操作完成之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时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