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德阳罗江区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doc

格式:doc   大小:138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阳罗江区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18/8/31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阳罗江区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德阳市罗江区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整体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为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推动全区上下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再深化,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力度再加大,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罗江的各项部署再完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以抓好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着力防控环境污染风险,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改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镇、各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严肃性,主动认领、主动担责、主动整改。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增强做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的自觉性。积极推动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环保决策部署在罗江落地见效。各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镇整改工作负总责,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行业工作范围内的整改工作负总责,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敢抓敢管、动真碰硬,真整改、实整改,要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抓好整改工作。
(二)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处理。要清醒认识到我区环境形势面临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对反馈意见的5大类21项整改任务,强化分类指导,统筹当前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逐一明确整改目标、逐一细化整改措施,逐一落实整改责任,逐一实施整改销号。坚持注重质量抓整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整改。坚持实事求是,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对需要阶段推进的,立即着手、限时整改,稳步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需要长期整治的,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完成整改后,区、镇二级要组织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整改成效。对反馈问题及整改过程中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严格责任追究。
(三)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针对区域性、流域性和具有共性特征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查找薄弱环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做到标本兼治、点面结合、系统发力。同时,立足长远,建立健全环境准入、环境监管执法、考核评价、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经济政策和治理体系等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四)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坚持把督察整改工作与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工作结合起来,与罗江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以督察整改推动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整改成效,运用和巩固好督察成果。
三、整改目标
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坚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将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更坏”作为目标责任底线,保证整改进度,注重整改质量。严格对照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实行整改“清单制+责任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时限、措施,确保任务清晰明确、措施有的放矢、整改高质高效。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和按月“交账制”,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把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如期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本地本部门科学发展、损害群众健康的其它突出环境问题。
(二)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加快建设发展水平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的现代化经济强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