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无功补偿经济效益.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功补偿经济效益.doc

上传人:287865472 2018/9/2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功补偿经济效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功补偿作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它对提高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厂功率因数、增强系统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无功补偿降低线损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
1 无功补偿对考核指标线损率的改善
无功补偿由于提高电压,减少了线路上的无功流动,降损效果明显。线损率为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它是供电局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无功补偿对改善考核指标线损率效果明显,但精确计算无功补偿后线损率的改变,计算量大、且无必要。本文推荐一种无功补偿后线损率变化的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用于衡量无功补偿对考核指标线损率的改善。
计算模型及方法
在电力网的实际运行中,用电能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电能在输、变、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数值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和设备参数决定,如输电线路、变压器绕组、电容器的绝缘介质损耗等,这部分损耗电量****惯称“技术线损电量”;另一部分是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如电能表误抄、无表用电等,这部分电量****惯称为“管理线损电量”[1]。无功补偿主要降低技术线损中的高压线损电量,本文就是利用损失因数法计算这一部分线损变化。对于某电力网,增加无功补偿QC后,线损功率下降值为ΔPmax。则降损电量
ΔE=ΔPmaxFt
(1)
F=ΔPar/ΔPmax
式中ΔPmax--最大负荷降损功率;
ΔPar--线损计算时段内的平均功率损失;
F--损失因子;
t--电容器投运时间。
(2)
对于式(2)中的电流平方的平均值I2rms,一般以典型日负荷曲线计算即可
(3)
线损率
η=ΔE/E
(4)
算例
以1997年度湖北电网无功补偿为例。潮流和优化计算程序采用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潮流计算综合程序》和《最优潮流与最优无功补偿程序》,计算方式为丰水期大方式。1997年度湖北电网计算负荷为6550MW,规划补偿容量200Mvar。计算表明,线损功率由201MW下降到补偿后的175MW,降低了26MW。
根据调度部门提供的日负荷曲线,由式(3)可得
I2rms=(1/24)[I21 I22 … I224]=
(1/24)[

12 ]=
电容器投运率以40%计算,电容器投运时间为
t=365×24×40%=3504h
由式(1)可得全年节省电量
ΔE=(201-175)××3504=
高压线损电量
ΔE′=201××365×24=
负荷消耗电量
E=6550××365×24=
故高压线损率
η1=ΔE′/E==3%
电容补偿后,降损率
η2=ΔE/E==%
由以上计算可知,高压线损为3%,通过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