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doc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18/9/2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
——中堂镇申报“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暨
“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
东莞市中堂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3日)
第一部分中堂概况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107国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东江水系环绕全镇。镇域面积60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
近年来,中堂围绕做好对接广州发展和融入水乡片区发展“两篇文章”,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统领,突出抓好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社会治理、惠民实事和党的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国家卫生镇、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东省示范镇、中国曲艺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
中堂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积极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使教育事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我镇被评为
“广东省教育强镇”,2010年通过了复评。2013年通过了“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评估验收。2015年通过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评估验收。
中堂镇辖区现有市直属公办高中1所,镇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所,初中1所)。有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所占比例达100%;1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市一级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省一级学校,等级学校所占比例达87%。全镇有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所、集体办园1所、民办园18所)。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占95%;普惠性幼儿园占95%;公办优质幼儿园和民办优质幼儿园分别占100%和60%。有***文化技术学校1所,社会培训机构6所。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22555人,在园幼儿6136人。全镇共有教师1577人,其中小学教师764人,初中教师386人,幼儿园教师427人。
多年来,镇委镇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我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育、职业教育等实现多元化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积极彰显教育公平、均衡、特色的现代特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打造“学在中堂”
品牌,进一步巩固了“广东省教育强镇”“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成果。全镇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奋发进取,续写了现代化教育强镇建设新篇章。
第二部分后续发展建议落实情况
在2010年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总结会和2013年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会上,督导验收组专家都充分肯定了我镇教育发展的成绩,分别中肯而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科研力度”“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加快***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大力扶持和引导民办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的后续发展建议。对此,我镇高度重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整改工作,把专家组提出的后续发展建议落到实处。经过几年努力,整改落实效果良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新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镇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抓手,采取学****培训、辐射、引进等措施,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师能建设,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化教师团队,凝心聚力教书育人。
(一)落实措施,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一是强化学****活动。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教师
“十要十不”职业要求》,相继开展了“行风政风”“师德师风”评议,开展自查督查专项活动,坚决整治体罚学生和有偿补课行为。二是发挥榜样作用。每年教师节开展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通过大会表彰、学校网站、中堂电视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在全镇开展“最美教师”推选活动,用“最美”生动诠释热爱教育的思想境界,评出了钟炯荣、伍慧婵等10名中堂镇“最美教师”。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以专业进修和专项培训为辅、以远程网络教育为补充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教师提供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素养提升途径。保障公用经费的5%以上用于师资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时数符合省市规定。我镇分批组织校长、教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