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呼伦贝尔草场现状.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伦贝尔草场现状.doc

上传人:pk5235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伦贝尔草场现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候变暖与矿产开发的博弈
——呼伦贝尔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连民族学院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1班
乌兰
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畜牧业经济区。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素有“牧草王国”之美称, 野生植物有1000 多种, 饲用价值较高的有250 多种。草型有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三种类型, 可利用的草场有1125 亿亩, 主要饲养马、牛、羊三种牲畜。这里培育了驰名的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等优良畜种。生产的马匹、牛、乳、皮毛产品质量优异, 畅销国内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已经发生,势必会影响到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图为曾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家在就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区,父亲母亲也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爸爸也曾经营一所牧场,所以对牧区草原的经济发展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次暑假回家,又一次感觉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在这场变化的背后,却是祖辈牧民的一次次叹息。回到家后,我亲自前往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的巴彦托海苏木,独自一人去采访当地的牧民,分发问卷。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令我惊讶的场景是区区半坡的草原盖满了新经营的砖瓦房,每家用网围栏做分割,将一片好好的原生态草原划得四分五裂,再也不见小时候我放牛赶羊时候的那种空旷和辽远了。现在的草原,好一些的就被旅游开发作为什么“旅游生态区”,其实就是接待外来游客的旅游景点,比如说阿拉坦额莫勒的金帐汗,是各单位各部门接待的必去之处。原始的原生态的传统牧民生活状态早已经近乎消失殆尽了,另外一些多是私营业主租用草场放牧经营。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地区还拥有了草地牧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孩子也像农村的留守儿童一样,但与此不同的是这些儿童大多是被父母送到集中看护的类似托儿所的住户里,往往一走就是三五个月,这不知道算不算得是传统的牧民生活方式了。
(图片所拍的是当地一户牧场经营主)
有数据表示, 万hm2, %, 是全国草地面积的1/4, 在气候与草地变化研究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气候是决定草原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 在气候变化与草原生态系统中,表征热量的温度、表征水分条件的降水, 表征水热组合状况的干燥度或湿润度, 是用来评估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气候指标。随着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以及气温和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递增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状况也出现了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向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过渡。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草原”,然而对于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来说,它不仅美在景色,更美在它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如今,地下矿产资源的开放成为整个牧区草原和林区草原经济的最大支柱。在工业开采给这个城市带来GDP 蛋糕的同时,牧民们也坚信工业污染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