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雾霾反思马原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9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雾霾反思马原论文.doc

上传人:bai1968104 2018/9/3 文件大小:9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雾霾反思马原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关键词:由来,机理,影响,治理
(一)雾霾产生的原因
很多人也许会问雾霾是如何产生的?其实雾和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各方面机能伤害非常大,甚至会造成死亡!然而关于雾霾产生的原因,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只有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解释。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江浙沪一带经济发达是电子工业、制造业的聚集地,从而造成巨大污染。
3. 汽车尾气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是造成雾霾的一个因素。
然而我个人认为造成雾霾天气的首要原因并不是气象原因和汽车尾气排放,此次雾霾出现首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如果没有任何污染源,出现这次长三角的气象条件,依然不会形成雾霾。孟非老师认为‘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首要原因’这个说法是在转移视线,虽然他不是专业人士,但他的观点还是挺有道理的。所以,治理雾霾天气还要从治理环境污染开始。
(二)我国雾霾现状
目前关于雾霾天气的统计资料是基于能见度的。
D. Chang et al.(2009) Visibility trends in six megacities in China 1973–2007. 研究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以及西安能见度的变化,图中实心点是能见度平均值,空心点是dry extinction coefficients(扣除相对湿度影响的消光系数),实心三角能见度大于19千米的天数,空心三角是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数。其中北京、成都、广州、上海的平均能见度从八十年代开始略有降低但变化已经不大,成都、广州、上海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数上升明显,北京则维持在180天左右,而能见度大于19千米的天数几乎为零。
X. Y. Zhang et al. (2012) Atmospheric positions in China. 统计了全国自1960年开始每五年平均能见度的变化,能见度整体趋势是下降的,但是大部分城市自80年代开始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