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周星期四总节次12 -14 2013年8月15-19日
制作人:赵银英审核人:备课组老师时间: 2013年8月13日
必修2单元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课工业革命(三课时)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
重点: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难点: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的理解。
本课主要线索:
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进程和主要成就;影响。
重要概念:工厂制、垄断组织、城市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由主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的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概念
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国家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从英国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等多个国家同时开展
小练习P28-1
两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
政治
保障
条
件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市场
技术
两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
政治
保障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
件
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原料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
进一步的殖民掠夺
市场
圈地运动、殖民地提供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生产经验的积累
自然科学研究突破性进展
思考: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市场需求的扩大(圈地运动、18世纪中期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小练习-2
(2011年江苏高考23题)(15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
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
成就
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69年研制成功、1785年开始应用)
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2、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卡尔•本茨-第一辆汽车(德、1885年)2、-四轮汽车(美、1896年)3、莱特兄弟-飞机(美、1903)
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美、1876)马可尼-无线电报(意、19C 60S)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