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四平市健美小区一次性方便袋使用情况研究
塑料袋最早是一名欧洲的工厂主于1902年发明的。由于其方便易用,价格低廉,因而几乎无处不在。自塑料袋诞生之日起,它注定了是“即用即弃”的消耗品。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方便袋的制造材料,一般都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人们在市场,马路边购买食品所用的方便袋,它没有经过消毒,且表面充满大量滑石粉,经常使用虽然不会引起突发性病变,但会使人慢性中毒。不可降解一次性方便袋的使用不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还危害着地球的生态环境,由于它的不可降解性是的那些用过的废旧方便袋埋在地里百年前年也都保持着原样称为“白色污染”。自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限塑令”明确规定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不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限塑令”颁发是否真的使所有人都不在使用一次性方便袋?是否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不复存在?相关部门对“限塑令”对居民的生活是否带来了不便的解释?带着这样的问题,2011年8月1日我在四平市健美小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调研。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意义、取样方式及具体样本
一般来说,没有完全环保的塑料袋,只能一些塑料袋加入一些成分后,容易降解一些。也就是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奥运环保塑料袋弃后72天可分解。
从2008年6月1日“限塑令”的颁布厚度小 、销售、使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消费者重新拎起布袋子、重薪提起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提高了塑料袋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塑料袋减少了污染。通过对健美小区的市场以及楼群的居民日常的生活展开调查,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限塑令”后小区人们一次性方便袋的使用情况。
此次调研为期两周,8 月1日到3日为准备工作,内容包括上网搜集资料、购买借阅报刊、确定访问地点与对象、准备访谈内容、了解有关一次性方便袋危害的相关知识。8月4日到7日,对访谈对象分情况采用访问调查,提问和调查问卷的方式。8月7日到14日,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分析现象并完成论文。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身边的白色污染情况,我走访了四平市政府部门,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官方的资料以及建议,完善我们的社会实践。
1. 普通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非常高,而且长久以来免费领取塑料袋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国务院的“限塑令”会使许多人感到不便,政府部门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人的理念问题,一般老百姓对环保也有所关注,如空气质量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在观念上以切实的行动配合环保的意识并不强。所以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由于免费,现在国内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节省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费发放的。通过收费,可以促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