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班艺术领域
《老鹰捉小鸡》
西工大幼儿园李茸沈俊
教材分析:
《老鹰捉小鸡》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传统游戏活动。游戏由于有着鲜明的动物形象和快速躲闪、捕捉的动作特点,一直以来得到许多孩子的喜爱。
本节大班艺术活动《老鹰捉小鸡》采用的音乐是《小鸡之舞》的素材,轻快而紧张的音乐风格、清晰的ABA曲式结构以及鲜明的音乐形象为我们生动勾画出了聪明伶俐的小鸡与狡猾凶猛的老鹰之间捕捉和躲闪的音乐故事。整个活动以孩子们所熟知的游戏过程贯穿始终。通过聆听、模仿等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直观想象地感受AB段不同的音乐风格。通过肢体表现、角色扮演、游戏参与等手段来更好地欣赏,理解音乐本身的故事内容。最后,通过乐器演奏的环节,孩子们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再现,同时也通过两个声部的乐器演奏,体验与同伴进行合奏的默契和乐趣。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对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非常的熟悉和喜爱,在日常的音乐活动中,他们非常乐于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更愿意参与那些对自己思维和身体动作技能有挑战性的活动。但是,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音乐游戏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游戏将丰富的教本文发表在2013年 9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中。
育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喜闻乐见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能力,完成一定会的教育任务。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AB不同的曲风,尝试用肢体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能遵守游戏规则,会快速、准确、安全地进行躲闪。
体验与同伴进行游戏、合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受区别AB两段不同的音乐风格,用形象的肢体动作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
将游戏规则的遵守与音乐感受、表现恰当地融为一体。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实物准备:音乐《小鸡之舞》、乐器(打棒和沙蛋)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回顾《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户外玩了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你们喜欢吗?游戏里都有谁?老鹰是怎样捉小鸡的?鸡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鸡的?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给我们讲了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顾游戏中的角色,为接下来感受理解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游戏方法做铺垫)
基本部分:
(一)感受欣赏A段音乐
听乐曲A段,感受、辨别这段音乐表现的音乐形象。
师:这段音乐表现的老鹰还是小鸡?
你从哪里知道音乐表现的是小鸡?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活泼快乐的音乐风格)
再次听乐曲A段,聆听、辨别乐器,感受小鸡吃虫的音乐形象:
师:音乐里有一种沙沙的声音,那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仔细辨别、聆听沙球表现的“小鸡吃虫”的音乐形象)
第三次听乐曲A段,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小鸡吃虫”的动作。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随着短促而欢快的八分音符表现出小鸡煽动翅膀,快速捉虫的动作。)
师:小鸡是怎样吃虫的?
小鸡喜欢吃什么样的虫子?它是怎么吃的?
鼓励幼儿模仿小鸡吃虫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为创编出不同的吃虫动作做导入——爬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