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
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举世追思。铁娘子在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自由主义改革被认为是最大的政治遗产。不过,不少国人以为撒切尔夫人是在用她的自由主义信念埋葬福利国家制度,却并非事情真相。事实是,撒切尔夫人不过是让福利制度回归正轨而已,在她执政期间,主要的福利项目依然运转,只是支付的额度或者方式进行了调整,被誉为“王冠宝石”的全民健保制度完好无损,政府对无生活能力的人群的关照与保障几乎没有受到紧缩的影响。可见,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不过是在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之下的调整,何谈埋葬福利国家呢?
撒切尔夫人离开政坛已经二十余年,但是“撒切尔夫人主义”的治国方略却风靡多国,实际上,所谓撒切尔夫人主义,真正的敌人并不是福利制度,而是官僚主义、低效、懒惰。通过砍削福利国家的赘肉,恢复社会活力。撒切尔夫人很早就意识到,“英国人民的政治观已产生巨大的改变,在30年来的实验失败后,他们已准备试试别的东西,这巨大的改变正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之际,英国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福利已经过分慷慨,这也是撒切尔夫人能够在十年之间大刀阔斧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的民意基础。别忘了,在一个选举国家,如果没有民意的支持,纵然“铁娘子”雄心勃勃,也只能壮志难酬。同样别忘了,在一个选举国家,如果不是深得民心,她也无法成为近200年内任期最长的首相。如果不是1990年保守党内的“宫廷政变
”,撒切尔夫人拿下第四次大选几乎没有悬念,时至今日,她成为二战后英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足见民望之高。
福利国家制度在二战结束之后风行于欧美国家,究其根本,福利是富人向穷人赎买和平的必要成本。福利国家制度有效地缓解了纠缠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福利的红包也成为政客赢得选票的“胡萝卜”。几十年下来,各国建立了事无巨细的福利制度,从摇篮到坟墓。但“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让人们失掉了勤俭、诚信的品格。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工人运动最为成熟的国度,庞大集权的工会使福利开支不断增长,而生产效率却连续下滑,昔日的大英帝国在1977年不得不接受IMF的援助。撒切尔夫人受哈耶克、波普尔等自由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认定高福利、大政府是通往奴役的死胡同;而哈耶克这样的自由市场拥趸,也并非反对一切福利,其认为,公民教育平等与保障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技巧。利益集团形成不了福利国家,但是福利国家大大促进了利益集团社会的发展。撒切尔夫人要改造福利国家,她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从福利制度中获益的个人与集团。激进的改革必然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弹,因此改革需有术,政策模糊化、分而治之以及适度补偿都能够缓解利益集团的阻力,实现福利瘦身。
撒切尔夫人推行的紧缩政策并不是埋葬福利国家,只不过是推动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推动福利国家从“制度性”向“剩余性”转型。制度***利国家依靠公共服务法规试图减少不同阶层或者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从而限制市场对生活机会的影响。而剩余***利国家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通常建立在一个需经家庭资格审查的项目基础之上,同时巩固了社会分层的市场生成机制。而在全民健保项目上,经过几年的私有化尝试之后,撒切尔夫人不但没有继续推进改革,反而成为全民健保的捍卫者。
福利问题专家保罗?皮尔逊认为:“不管紧缩倡导者的努力如何雄心勃勃,福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