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案例分析:it部门不要让自己“背黑锅”.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分析:it部门不要让自己“背黑锅”.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分析:it部门不要让自己“背黑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分析:IT部门不要让自己“背黑锅”
案例介绍
奇信电机厂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在80年代就开始推进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信息化在公司起到的作用却不痛不痒。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大家仅仅感觉到计算机可以打字画图,其他还能够从计算机中看到些什么,很多人基本不了解。
一直到2005年,公司新来了一位年青的公司总经理刘滨,他对公司管理有着自己的想法,对信息化的作用也有着很大的期望。在他的宣贯和支持下,公司上下对信息化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新一轮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在公司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刘滨在计算机中心主任黄伟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项目:kOA系统上线,PDM系统完善,CAPP系统实施,从自行开发ERP系统到SAP系统上线。计算机中心在公司的地位也逐步确立起来。
经历了几个信息化项目的并肩作战,业务部门主任周军也很愿意和黄伟沟通合作,请计算机中心帮忙开发软件、配置系统、提取数据等等。在SAP系统实施阶段,虽然大家都承认,ERP实施是流程再造和管理改进的过程,ERP系统应该由业务部门来推进,但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计算机中心再次成了系统实施的主力军。
虽然大家很辛苦,但通过这段时期的工作,不仅一连串系统的上线成为公司信息化工作的亮点,计算机中心的技术实力也在整个公司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关键用户甚至于对某些部门的业务比该部门的员工还要熟悉。这是一个很好的局面,计算机中心的员工在协助业务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提的建议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为业务部门所接受;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有着一些副作用,用户越来越信任,或者说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中心,业务部门希望程序能反复地,无止境地优化和更新,希望所有的工作都能由系统自动完成,部分需求已经完全超出了程序所能实现的范围。
虽然黄伟在不同场合向周军解释:程序不是万能的,很多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处理的,但周军情愿相信计算机无所不能,情愿相信只要努力说服,或者通过高层领导的指令,就一定能够使计算机中心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状况也使得计算机中心的员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说服用户上,而不能花精力来寻求其他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法。
现在的状况变得更加微妙了,总经理刘滨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IT部门的作用,并且认定只要能通过信息化程序来控制员工的操作行为,所有的违规行为就能有效杜绝,甚至于制度都可以省略不用写了。于是在很多业务改革方面的工作,只要可能遇到阻力,刘滨就将任务直接派给黄伟,期望直接通过程序来限制用户,从而回避与员工的正面冲突。实际上,程序并不能代替制度,而且如果业务部门或者操作者的观念没有改变的话,计算机中心直接通过调整程序来限制用户的某些行为,这种简单的操作只能引起业务部门的不满,使他们将怨气全部发泄到计算机中心,或者逼着用户去想方设法钻空子。
这时候业务部门与计算机中心的关系就像猫抓老鼠的游戏:猫抓到了老鼠,老鼠恨猫坏;猫抓不到老鼠,主人(领导)骂猫笨……
案例分析
深圳聚冠因尚的副总经理杨春波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之所以公司老总刘滨和业务部门对信息化作用的理解上存在差异,IT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系出现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IT部门定位不明确、信息化工作缺乏规划、信息化需求管理不规范。
一、首先要让别人了解你、理解你
首先,要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