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乐东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乐东经验心得体会(一)
清人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指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如此,为政亦如此。
往大处讲,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在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靠的是党带领人民克难奋进。往小处讲,一个地方改变面貌、走出困境,也要靠当地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贵州瓮安的乱而后治,到云南的孟连经验,再到最近媒体集中报道的乐东之变,都生动诠释了如何破解为政之难。
从最近的乐东之变说起,关于乐东的为政之难,媒体的表述主要集中为地方财政吃紧、民生欠账严重、基层党组织涣散、干群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比较典型,属于共性的问题。然而与一些地方不同的是,乐东县委没有借口历史原因、强调客观因素,而是以抓党建为突破口,变作风、变干部、变民心,最终实现了乐东之变。这一变迁的过程可以为一些地方破解为政之难,提供标杆和借鉴。
端正为官有为的基本态度。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乐东之变的内因,既在于当地干部群众都有改变现状的内在需要,更在于以县委书记林北川为班长的领导班子为官有为强调,扶贫先扶志。从整体上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也要有这样一种志气。面对一团乱麻、一片乱象、一堆积弊,不能怨天尤人而要直面现实,不能知难而退而要迎难而上。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开心结、理出头绪。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把握唯在得人的基本要求。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从乐东的实践来看,建立重点工作四级联动的工作队模式,干部沉到群众中间听意见、做工作,领导带头上街打扫卫生,直接依靠干部的作用发挥;大幅压缩机关单位行政经费、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在政府征收过程中还利于民,也要靠干部的支持和落实。实际上,一些地方不是没有好的班子,也不是没有好的思路和举措,关键是缺乏一支有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队伍。为了建好这支队伍,既要有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也要树立重基层、重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让干部不干有压力、干好有动力。
夯实为政在人的基本队伍。基层组织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与过去的乐东一样,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甚至进不了村,各种工作难以推动。必须针对这一问题,抓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乐东的实践证明,抓基层党建为地方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和谐的外部环境。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更加自觉地抓基层、打基础,为地方长远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政治引领。
总之,既要看到乐东之变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的必然性,更要深入分析其变迁的具体路径,认真借鉴其提供的可靠经验,推动更多地方走出为政之难,实现善政善治。
学王昱正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三严三实"学习研讨会。王昱正要求,全县上下要认真学好乐东这个身边的典型,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以钉钉子、马上就办的真抓实干,切实扛起保亭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责任担当。
学习研讨会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召开,王昱正主持研讨会。会上,常委们就如何学习"乐东样本",以乐东经验解决保亭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保亭各项工作,畅谈心得体会。
学习乐东样本,就要学习乐东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的担当精神。乐东实践告诉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上率下,就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榜样力量。
"你说像焦裕禄同志,骑着自行车,带着病体,走村入户这种精神,确实我看电影还没那么感动,我到了兰考县我真的感动了。他亲手栽的梧桐树,现在有一个70多岁的一个农民,天天就做卫生,他说我一定要把这棵树要保护好,那些村民都是自发的来作这些工作,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感动了老百姓。"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强改造自己,努力争取具备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如果不按这个标准,不管什么人只要想入党就可以随便入党,那么党就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