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论军校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中的作用
摘要面对信息化战争,我军正在围绕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进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其物质基础是加速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军校应适应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需要,在武器研制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为提升战斗力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保证。
关键词战斗力生存模式转型军事斗争人才培养
面对信息化战争,我军正在围绕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进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其物质基础是加速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军校应适应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需要,“坚持以教学需求牵引科研发展,以科研创新支撑教学改革,既要多出人才,又要多出科研成果,”在武器研制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为提升战斗力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保证。
一、把军校建成武器研发的基地
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就是武器装备,加速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确保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科技运用于武器装备,使战斗力大幅提升。因此,胡主席强调科技强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军校可以利用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站到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个是进行军事理论的创新,一个是把科技运用到武器装备的发明、创造和改造上,如创造发明新的武器,改造旧式武器,进行翻新利用等。
(一)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师生全体动员,团队公关,动手建模,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上体现军校的优势
我军的装备建设,胡主席强调,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
“以建设信息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武器装备的发展走复合式发展的道路,把向外国购买与本国的自主创建结合,缩短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级差和代差。军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军创新的强大动力,军校是军中的知识、技术、人才交汇的地方,在这里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师生全体动员、团队公关,动手建模提供了必须条件。现代化的实验室直接催生科研成果的转化,现代化的实验室,就是军校知识转变为战斗力的转化基地。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教学中,只停留在嘴上说、黑板写,道理讲得再透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机械操作的原理,不等于会操作。如果有可以操作的机械设备,瞧见了、摸到了、会操作了,那才是真正的会了。信息化时代要求,军校培养的哪怕是指挥类军官,也要懂技术。所以,实验的直观性,需要大加推广,而实验的条件、实验室的建设是必需的。
、创建转变为现实的武器装备模型。在学习和科研中,就象阿基米德一样,有些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答案、灵感有时就在做的刹那间闪现。过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创见,终因没有条件做出来,而没能成为成果。如果有现成的条件,将这带着血汗的灵感、智慧变成产品
——模型、实物,用成果固定下来,会产生提高战斗力的直接效应。而现代化的实验室就能将想法变成产品模型,直接催生科技转化为武器装备。例如,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教授,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