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坐井观天》教案
江西省分宜县第二中心小学黄辉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学生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鸟和青蛙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同学们想不想认识这两位新朋友呢?(想)好,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课件出示:故事导入)
二、揭示课题,初读感知。
1、师问:刚才动画里面都有什么呀?(小鸟、青蛙和井)指名回答。
板书:
2、小鸟和青蛙在什么地方啊?(小鸟在井沿上、青蛙在井底)师贴图。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全班齐读课题。
4、师问:读了课题后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指名回答。
5、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80页,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说到了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第一自然段)
6、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师:小鸟和青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到第七自然段。并想想小鸟和青蛙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它们对话的主题是什么?
2、指名回答有几次对话:3次(2---3、4---5、6---7自然段);对话主题是争论天究竟有多大。
(二)学习第一次对话。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老师读白,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话。
2、再指名一生朗读2、3自然段,指名学生评议,后再读。
3、师:从2、3自然段同学们读出了什么?指名答(小鸟飞得很远等)。
4、从“小鸟飞得远”同学们又能想到什么呢?(去过很多地方或见过很多东西等)
5、师:对。小鸟去过那么多地方青蛙是不是也一样呢?下面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课文第4、5自然段,其他同学读白。师指导。
(三)学习第二次对话。
1、师:读了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同学们知道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吗?
指名回答(小鸟:天无边无际;青蛙:天井口大)并板书。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指名回答:(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等)
4、“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
5、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小鸟在吹牛呢?(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6、你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吗?
7、谁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师指导:“别说”、“那么远”重读且语调拖长,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
8、你又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
指名回答:(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9、谁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10、同学们说说小鸟飞过的地方广不广啊?见过的东西多不多啊?
11、哪位同学来说说小鸟可能都到过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东西?
指名答后小结:对,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师板书:见多识广。
12、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次对话。
1、师:青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