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临床护理伦理
本次课任务:
掌握:
一、门诊、急诊护理的伦理要求
二、手术病人护理的伦理要求
三、妇产科、儿科、老年患者护理伦理要求
熟悉:
一、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肿瘤患者及康复患者的护理伦理要求
二、临床各类患者的护理特点
第一节门诊、急诊护理伦理
门诊、急诊护理程序包括
“挂号—候诊—诊疗—护理—离去”等基本环节,伴随着分诊、挂号、划价、收费、医技科室的检查、诊疗和技术等环节。
一、门诊护理的特点及伦理规范
(一)门诊护理的特点
:门诊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泛的部门,是病人就医最集中的地方。
:门诊病人集中、人流往返频繁,病种繁杂、急、慢性传染病人及带菌在就诊前难以及时鉴别和隔离,混杂在人群中,加上门诊空气污浊,病人抵抗力低下,极易造成院内感染。
、服务性和群体协作性强:门诊病人病情不同,咨询人多,需服务工作繁多
:门诊病人多、流量大,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就医,待诊时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等心理,因而对护士的言语、态度、行为等都比较敏感,如果护理人员行为语言不当,很容易产生护患矛盾。
(二)门诊护理的伦理规范
,热情负责:尊重病人,热心接待,细致解释
、按章操作: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准确无误
、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使病人产生舒适,愉悦的心理效应,提高工作效益和诊治效果
、协调部门关系:密切关系,团结互助,加强协作
业务素质需要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 知识结构由于现代医疗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需要护士具备合理的新型知识结构。
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门诊的护理模式将更趋完善,它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核心”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
竞争意识、市场观念和自我表现保护能力护士长竞聘制、护士实行星级服务、病人选护士、护士全员竞聘上岗制度等,已在我国医疗部门逐步实行。
门诊护理人员应有的素质
案例一
粗心护士忘解止血带 6月婴手臂被绑一天半或截肢
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到方城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治疗腹泻,该院护士给孩子输液扎针时,把止血带绑在孩子胳膊上一天半,造成孩子半截胳膊发黑,目前孩子已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主治医生说不排除截肢可能。方城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患儿疗伤。
二、急诊护理的特点及其伦理规范
(一)急诊护理的特点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重症病人的场所,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任务是做好急诊、急救工作。
其特点有:
1、随机性强:发病突然,急诊护理人员需时刻准备,以随时应付各类情况下的抢救工作
2、风险性强:病情紧急需立刻投入抢救,无法了解病人详细病史及施行体格检查
3、主动性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病变,经常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医务人员协同抢救。